
- 南京理工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公告
- 2022.03.15
- 1. 考试时间:2021年12月25-27日2. 考试地点:南京理工大学(孝陵卫200号)第一、二、三、四教学楼。考场分布(考点平面示意图附后):第1-110考场位于第四教学楼第111-144考场位于第三教学楼第145-205考场位于第二教学楼第206-231考场位于第一教学楼校内考点区域实行封闭管理,进入考点区域的考...

- 东南大学:@考研学子,请收好这些重要提醒!
- 2022.03.15
- 2021年12月25-27日,广大考研学子将迎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了能够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保障考试顺利进行,请考研学子们认真阅读以下内容。考前准备1.考试时间: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科目代码为5开头的考试科目在12月27日进行(起始...

- 长安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公告
- 2022.03.15
- 各位考生:根据西安市及我校疫情防控形势,在前期考生信息摸排的基础上,经请示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并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已启动长安大学考点疫情防控下应急组考工作,我校考点承担封闭在校园内所有考生(包含从我校送至集中隔离点考生)的考试工作,原定在我校考点的其他考生安排到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参加考试。学校正在进行具体的考试安排,请...

- 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须
- 2022.03.15
- 考生你好,欢迎到北京师范大学考点参加考试!为方便广大考生应考,请在我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按《2022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北京师范大学考点(1127)疫情防控考生须知》和本须知要求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并严格遵照执行。凡未按要求执行,无法参加考试或造成其他后果,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01 考试时间2021年12月25日-26日,上...

- 北京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须知
- 2022.03.15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26日举行。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北京大学考点(代码1101)结合北京市相关要求和考点实际,制定本须知。请所有考生认真阅读,按要求完成核酸检测等北京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因未按时做核酸检测导致不能参加考试的,后果由考生...

- 长安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紧急通知
- 2022.03.15
- 各位考生:现将长安大学考点与我考点调整至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考点的考生名单公布(见附件),准考证需重新打印,打印时间、方式关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原在我校考点,现考点在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且在西安市内的考生,如处于封控区(封控区的划分以西安市疫情防控部门正式公布为准),请进行电话登记,登记截止时间为12月23日14:...

- 陕西理工大学考点关于参加2022年研招考试滞留在省内其他地市
- 2022.03.15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近期,省内疫情散发,部分应在陕西理工大学(6141)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滞留在我省疫情防控部门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区县,无法赴陕西理工大学参加考试。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为做好我校考点滞留考生在省内其他地市借考事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可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点关于在杨凌参加考试考生信息摸排的紧急通知
- 2022.03.1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点考生(不含在西安外事学院、延安大学、咸阳等杨凌以外考点借考的考生):因疫情防控形势及陕西省有关研考政策发生变化,为精准确定每位考生的考试方式,确保“一生一策”“应考尽考”,现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点在杨凌参加考试考生(不含在西安外事学院、延安大学、咸阳等杨凌以外考点借考的考生)进行信息确认,每人仅限填...

- 学习百年党史 点燃青春梦想——太原理工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
- 2022.03.15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太原理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专题读书班的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关于高等教育等重要论述进行专题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全校大讨论,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狠抓落实、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太原理工大学以党史学习教...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构建高质量双创教育体系 提升大学生双创能力
- 2022.03.1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红色基因铸魂”“四院协同强基”“AI赋能塑形”三大工程,探索完善高质量双创教育体系,努力提升大学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