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应用心理考研的考生需要掌握哪些复习知识点呢?心理学考研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347应用心理]管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经济人》假设(X理论)》备考资料,希望可以给备战应用心理专业的考生提供帮助。
《经济人》假设(X理论)
1. 什么是《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又称《实利人》,代表人物主要有泰勒(F. W. Taylor)、吉尔布雷斯(L. M. Gilbreth)等。《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打算做的一切都是扩大他们未来将获得的利益,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
麦格雷戈(D. M. McGregor)在他的《企业中的人的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概括为X理论。X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
(1)大多数人天性懒惰,不喜欢工作,并尽可能逃避工作。
(2)由于大多数人不喜欢工作的本性,必须对其施以强迫、控制、指挥的措施,甚至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其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3)大多数人天生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风险与责任,没有雄心,企求安稳,并甘愿受人领导、接受指挥;人生下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4)人缺乏理性,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
2. 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点: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把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视为整个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管理职能: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监督。
(3)管理方式:专制型的,认为管理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员工无关;员工只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接受管理、拼命干活,无需参与管理,普遍采用《命令与统一的管理方式》。
(4)奖惩制度:主要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即用金钱来刺激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用惩罚来对付员工的《消极怠工》行为。
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经济人》假设——X理论的具体体现。
3. 评价
(1)优点
《经济人》假设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践,仍有借鉴作用。
(2)缺点
①《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依据这种假设确定的管理理论、管理原则及措施,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用权力严密地控制职工,因而不可能激发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和主动性、创造性。
②《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和责任心,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不符合管理的本质。
③《经济人》假设对工人的思想感情漠不关心,反对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甚至对于人不像牛那样愚蠢而感到遗憾,它不可能激发劳动者的工作动机,所以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作用。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资讯(如考研报名、考研问题、相关资讯,如考试动态、招生简章、统考动态、考研院校、历年真题、考试大纲、考研等相关信息),可以在文章下方留下你的信息,之后老师会联系到你,为你答疑解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应用心理考研应用心理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 上一篇:翻译硕士百科知识名词解释:大流士改革 下一篇: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