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考研知识点:骨的发生与生长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05-10

体育学考研复习内容多,知识点杂,报考体育学考研的考生千万不要忽略专业课的复习,而且一定要掌握好复习时间,乐贞考研小编为考生带来《运动解剖学考研知识点:骨的发生与生长》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大家。

考研培训班

骨的发生与生长

1.骨的发生

骨发生于中胚层的间充质,从胚胎第8周开始。骨的发生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在结缔组织膜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骨为膜内成骨,如颅顶骨等。在软骨的基础上经过骨化而成的骨则为软骨内成骨,如四肢骨。

(1)膜化骨

此种成骨方式见于一些扁骨,如颅骨等。在间充质内有些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产生骨胶原纤维和基质,基质中逐渐沉积钙,构成骨质。开始化骨的部位,称骨化点(中心),由此向外作放射状增生,形成海绵状骨质。新生骨质周围的间充质膜即成为骨膜。骨膜下的破骨细胞将已形成的骨质进行破坏与吸收,成骨细胞再将其改造和重建,如此不断进行,最终塑造为成体骨的形态,如颅盖骨和面颅骨等。

(2)软骨化骨

长骨、短骨和一些不规则骨以此方式骨化。以长骨为例,在间充质内先形成骨,此处即称原发骨化点(初级骨化中心)。中心被破骨细胞破坏而形成的腔,即骨髓腔。胎儿出生前后,长骨骺处出现继发骨化点(次级骨化中心),在骺部开始造骨。骨膜、原发骨化点、继发骨化点不断造骨,分别形成骨干与骺,二者之间有骺软骨。

2.骨的生长

骨的生长是骨的破坏和建造两个过程对立统一的结果,生长过程中建造占优势。骨发生的两种方式在生长中亦有体现。影响骨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种族、遗传和激素的作用是内因;营养、维生素、机械力和体育锻炼是外因。

(1)增粗:骨的增粗是以膜内成骨方式为主。儿童少年时期骨膜较厚,骨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使骨干不断增粗,骨髓腔内不断地造骨、破骨与重建则使骨髓腔逐渐扩大,成年后这种活动渐趋静息。

(2)长长:骨的长长是以软骨内成骨方式为主。在儿童少年时期,长骨骺与骨干之间存在骺软骨,骺软骨不断增生和骨化促使骨不断长长,在12—18岁期间,大部分的骺软骨生长速率快,四肢骨更为明显。接近成年时,骺软骨停止增长,全部骨化,骨干与骺之间遗留一骺线(在ⅹ射线下显影,密度增强)。

3.骨龄

骨龄是骨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及骨干与骨骺愈合的年龄,它常用来确定人的生物年龄。由于各块腕骨的出现和掌、指骨的愈合呈年龄梯度,能够较好地反映骨龄,因而测定儿童少年骨龄时多拍摄手和腕部的X线片(骨龄的详细知识及骨龄测定方法可参见有关文献)。骨龄可用于预测儿童少年的身高,也可判断儿童少年的发育情况。近年来骨龄还广泛应用于运动员选材。

 
研究生考试各个阶段匹配系统查询
统考大纲&院校自命题大纲 院校考研招生简章 院校招生专业目录
院校复习参考书目 院校报考、录取人数 历年国家线升降对比
院校夏令营报名时间 院校推免生预报名时间 更多院校信息差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资讯(如考研报名、考研问题、相关资讯,如考试动态、招生简章、统考动态、考研院校、历年真题、考试大纲、考研等相关信息),可以在文章下方留下你的信息,之后老师会联系到你,为你答疑解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体育学复习资料运动解剖学考研知识点骨的生长

上一篇:[347应用心理]实验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实验法                  下一篇:2023年暨南大学翻译硕士英语考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