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省份,40个志愿不代表40所大学,是指代40个院校专业组。一般而言,40个院校专业组可以填报40所大学,但数量也可能会比40所更小,具体以个人情况而定。
不少省份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采用平行志愿模式,想要拥有更高的录取概率,一定要掌握“冲稳保”比例技巧,如吉林省2024年本科批可以按照冲4个、稳20个、保16个的比例来填报志愿,这是相对稳妥的方案。
一、40个志愿能填40个大学?
2024年多个新高考省份的批次最高志愿数为40个,如吉林、广西等。
如今新高考地区的志愿单位以“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学校”为主,其中院校专业组的应用范围更广,因此如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公示的40个本科批志愿代表的就是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院校专业组的特点就在于一所大学可以设置1个或者多个院校专业组,所以这40个志愿里面,可能有的同学会将一所院校填报了多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在这种前提下,40个志愿的大学数量就只能是小于等于40所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院校专业组内含有1个或多个专业志愿,且这些专业的选考科目类型必须是一样的。
即如果某同学想要填报北京大学的天文学专业,那么这个专业组里的其它专业选科也必须都是“物理+化学”,否则就只能换一个专业组志愿填报,如将北京大学的“必选政治”专业单独填一个院校专业组等。
二、冲稳保安排比例
新高考地区志愿多实行平行志愿,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这种前提下,必须按照“冲稳保”的梯度分配志愿数量,以免落榜。
“冲稳保”也可以看做考生报考这些院校的录取概率。
如“冲”即代表录取概率在6%~79%之间,考生分数比该校去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低10%以内的院校,这种学校虽然录取概率没有上80%,但是冲刺一下说不定就能上了,适用于985、211等高层次院校或者重点专业。
“稳”则代表录取概率在80%~94%之间,考生分数与该校往年录取水平相当,“保”则代表录取概率在95%~99%之间,考生分数比该校往年录取分数高10%~15%左右。
只要能合理掌握冲稳保比例,考生甚至可以用最低的分数上到最好的大学。
本文以吉林、广西为例,为大家分别推荐两种本科志愿数量分配方案:稳妥型方案和冲击型方案。
(1)吉林
稳妥型方案:冲4个,稳20个,保16个;
冲击型方案:冲14个,稳10个,保16个;
(2)广西
稳妥型方案:冲4个,稳20个,保16个;
冲击型方案:冲14个,稳10个,保16个;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40个志愿能填40个大学冲稳保安排比例 上一篇:安徽2024志愿填报规则:能报45个志愿?是45所学校吗? 下一篇:96个志愿可以填96所学校吗?贵州、辽宁、山东等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