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传播效果研究(上)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01-19

第十章 传播效果研究(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了解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理解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有关学习内容将在下一章继续讨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及类型

  1.传播效果的双重含义。

  2.按其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划分的认知、态度和行动3个层面的传播效果。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可分为环境认知、社会价值的形成与维护、社会行为示范3个层面的传播效果。

  4.传播效果的各种分类。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

  3.信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4.传播手法与传播效果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6.宏观的传播效果研究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意义。传播效果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

  1.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及其媒介飞速发展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

  2.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三个时期:(1) 魔弹论 (即 靶子论 )时期;(2) 有限效果论 时期;(3) 新效果理论 时期。

  (二 )早期的 魔弹论

  1. 魔弹论 (或 皮下注射论 、 靶子论 )的概念和它所强调的要点。

  2. 魔弹论 产生的背景。 魔弹论 的错误。

  (三) 传播流 研究与 有限效果论

  1. 传播流 的概念。 传播流 研究的三项成果。

  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的主要理论发现:(1) 先有倾向 假说;(2) 选择性接触 假说;(3) 意见领袖 和 两极传播 。传播效果被区分为 补强 、 结晶 (明朗化)和 改变 等类型。

  3.卡茨等人的《人际影响》。

  4.罗杰斯的《革新事物的普及》。

  5. 传播流 研究的焦点和有限效果模式。

  (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说服性传播的含义。霍夫兰与说服性传播。说服效果与传播者、信息内容、说服与诉求的方法、受传者的个人和社会属性的密切关系。说服性传播采用的实验心理学方法。

  (五) 使用与满足 研究

   使用与满足 研究的基本观点。赫卓格和贝雷尔森的研究。

   使用与满足 研究的新发展。

  对 使用与满足 研究的评价。

  (六)宏观效果理论

  1.20世纪60年代末起对 有限效果论 的批评。 有限效果论 的局限性。

  2.20世纪70年代后宏观效果理论的各种模式和假说: 议程设置功能 假说。 沉默的螺?quot;假说。 培养分析 假说。 编码与释码 研究等。

  3.宏观效果理论的共同特点。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主体的 把关 与主体定向

  把关是传播者对传播效果发挥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 把关模式 的要点。

  2.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可信性效果的概念。可信性的两个基本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权威性。

  3. 休眠效果 (睡眠者效果)的概念。低可信度信源发生的信息处于 睡眠 状态及其效果显现与可信性负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 一面提示 与 两面提示 :一面提示的含义和两面提示的含义。两种方法的利与弊。霍夫兰等的实验结论。两面提示的 免疫 效果。

  2. 明示结论 与 寓结论于材料之中 :两种方法分别产生的效果。两种方法有效性的一般结论。

  3. 诉诸理性 与 诉诸感情 说服者用来打动对象的两种基本做法。两者的区别及其效果的有效性。

  4. 警钟效果 (恐惧诉求): 敲警钟 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敲警钟 的双重功效。贾尼斯等的研究。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传播对象的概念。

  2.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的概念。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卡茨等人测定意见领袖的三项标准。

  3.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的含义。凯利等人的有关研究成果。

  4.受传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 可说服性 的概念。贾尼斯的 自信心假设 。

  三、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概念含义及类型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

  (四)早期的 魔弹论

  (五) 传播流 研究与 有限效果论

  (六)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七) 使用与满足 研究

  (八) 新效果理论

  (九)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十)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十一)船舶对象与传播效果

  四、考核要求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概念含义及类型

  1.识记:(1)传播效果研究的双重含义及其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2)传播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划分的3个层面;(4)传播效果的各种分类。

  2.领会:区别传播效果与大众传播效果划分的不同层面。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1.识记:(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4)传播手法与传播效果的研究;(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研究;(6)宏观的传播效果研究;(7)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领会: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课题的具体内容。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出现

  1.识记:(1)传播效果研究出现的媒介背景与社会环境;(2)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3个时期。

  2.领会: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表明人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四)早期的 魔弹论

  1.识记:(1) 魔弹论 ( 皮下注射论 或 靶子论 )的含义;(2) 魔弹论 产生的背景。

  2.领会: 魔弹论 的缺陷及其谬误。

  3.应用:利用历史上的实例证明魔弹说的谬误。

  (五) 传播流 研究与 有限效果论

  1.识记:(1) 传播流 的含义及其研究成果;(2)拉扎斯菲尔德等的理论发现;(3)卡茨等的验证;(4)罗杰斯的理论发现;(5)大众传播的 无力性 和 有限性 与有限效果模式的联系。

  2.领会:从拉扎斯菲尔德、卡茨到罗杰斯的 传播流 研究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

  3.领会:运用两极传播(含意见领袖)分析、检验人际传播的案例。

  (六)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1.识记:(1)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特点;(2)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3)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方法。

  2.领会: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意义。

  3.应用:传播媒介对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的具体运用情况。

  (七) 使用与满足 研究

  1.识记:(1) 使用与满足 的研究角度和基本观点;(2) 使用与满足 研究的发展;(3)对 使用与满足 研究的评价。

  2.领会: 使用与满足 研究的意义。

  3.应用:不同媒介的受众在 使用与满足 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八)宏观效果理论

  1.识记:(1) 有限效果论 的局限性;(2)宏观效果理论的各种模式和假说;(3)宏观效果理论的共同特点。

  2.领会:宏观效果理论的各种模式和假说的具体内容。

  (九)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识记:(1)主体的 把关 与效果定向的含义;(2)信源可信性的效果研究的内容;(3) 休眠 效果(睡眠者效果)研究的内容。

  2.领会:从传播主体出发研究传播效果的意义。

  (十)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识记:(1) 一面提示 与 两面提示 的研究内容;(2) 明示结论 与 寓结论于材料之中 的研究内容;(3) 诉诸理性 与 诉诸感情 的研究内容;(4) 警钟效果 (恐惧诉求)的研究内容。

  2.领会: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3.应用:各种传播技巧对受众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十一)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识记:(1)传播对象的含义;(2)意见领袖的作用;(3)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研究内容;(4)受传者个性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2.领会: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2014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传播效果研究(上)(图1)

  编辑推荐:

  快来参加自考《传播学概论》课程的辅导>>

  2014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

  自考历年真题讲解免费视频大放送

  自考考试时间调整 考试机会减少 如何高效备考

  早一天学习,早一步毕业,2014年网上辅导全面热招!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传播学考试大纲概论自考

上一篇:2014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受传者研究                  下一篇:2014年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传播效果研究(下)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