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确改革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目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的紧迫性、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课程内容
第一节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新革命。
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是中国一场伟大的新革命。改革的本质。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的宝贵历史经验及其意义。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性和原则。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
(二)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必要性。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防止和克服开放带来的负面因素。
(3)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
(四)扩大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与问题。当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措施。
考试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改革。
(3)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对外开放中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统一。
考试要求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熟记:(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2.理解:(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2)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
3.应用:(1)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2)改革。
1.记忆:(1)改革的性质。(2)改革范围。
2.理解:(1)中国改革的必要性。(2)改革的目的。(3)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宝贵经验。(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3.应用:(1)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新革命。(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识记:(1)对外开放的意义。(二)经济特区及其含义。(3)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4)“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
2.明白:(1)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三)经济特区的性质和功能。
3.应用:(1)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性和当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统一。
1.记忆:独立和自力更生的意义。
2.明白:(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必要性。(2)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3)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应用:(1)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2)防范和克服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负面因素。
![]()
编辑建议:
2014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学考试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乐贞教育网校增加了《急诊护理》课程辅导。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第六章考试大纲自考邓三 上一篇:2014年自考毛邓三考试大纲第五章 下一篇:2014年自考毛邓三考试大纲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