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是划时代事件。
学习目标和要求。
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是理解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把握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
3.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特点,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意义。
4.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和高潮,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面貌。
考试内容。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第二,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的趋势。
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历史特征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早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运动的历史特征。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第三,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发动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国民革命的兴起。
二、北伐的胜利进展。
国共合作下的北伐。工农运动普遍兴起。
3.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评估知识点和评估目标。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识记:(1)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五四运动。
2.了解:(1)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2)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3.简单应用:(1)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直接斗争的目标。
4.综合运用:(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识记:(1)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三)中共一大。(4)中共二大。
2.了解:(1)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2)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的工农运动。
简单应用:(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和活动。(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
综合应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回忆:(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北伐。(4)中共四大。
2.了解:(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形式。(2)国民革命的兴起。
3.简单应用:北伐的成功进展及其原因。
4.国民革命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
编辑建议:
2014年中国近代史自学考试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乐贞教育网校增加了《急诊护理》课程辅导。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近现代史第四章纲要考试大纲 上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第三章 下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