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斗争。
学习目标和要求。
1.了解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进行自卫战争的必要性。
2.了解国民党政权所面临的整体危机,了解其被全国人民包围,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
3.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了解“中西路线”的崩溃及其原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
4.认识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考试内容。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格局。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斗争。
“和平、民主、团结”政策的制定。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维护和破坏CPPCC协议。
3.国民党在解放区发动了内战和军民自卫战争。
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第二节国民党政府被全民包围。
第一,民族解放战争的成功发展。
解放军转向战略进攻。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动员。
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土改运动的高潮。
第三,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
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起。
第四,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工人、城市贫民和农民运动的发展。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5.各民主党派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成。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一,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决战前夕的基本情况。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
第二,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国共北平谈判。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向全国进军。
3.CPPCC会议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国家统治地位的确立。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CPPCC会议的召开与中国共产党国家执政地位的确立。
四、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评估知识点和评估目标。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死记硬背:(1)重庆谈判。(2)重庆政协。(3)学校门口的大屠杀。(4)下关惨案。
2.了解:抗战胜利后的国际格局。
3.简单应用:蒋介石必须而且能够被打败。
4.综合运用:抗战胜利后中国三个建国方案的较量和两个中国的命运。
(二)国民党政府被全民包围。
1.记忆:(1)新民主主义的三个经济纲领。(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五四指示。(4)中国土地法大纲。(5)土地改革的总路线。(6)“5·20”悲剧。(7)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8)民主党派。
2.了解:(1)解放军的战略进攻。(2)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
3.简单应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4.综合运用: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1.识记:(1)战略决战。(二)国共北平谈判。(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向全国进军。
2.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简单应用:《论人民民主专政》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
4.综合应用:(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2)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
编辑建议:
2014年中国近代史自学考试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乐贞教育网校增加了《急诊护理》课程辅导。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近现代史第七章纲要考试大纲 上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第六章 下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