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浏览次数:88次 发布时间:1901-12-14

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把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实现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把握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明确科学发展就是要处理好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问题。掌握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规律,明确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优化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二是课程内容。

8.1从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

8.1.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计算公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8.1.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8.1.3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8.2优化经济结构。

8.2.1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三次产业分工。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有四个层次的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农业的基本地位和作用。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工业的地位和作用。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8.2.2优化城乡结构。

城乡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城乡人口结构优化的主要表现。工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表现。

8.2.3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分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表现。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战略取向。

8.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3.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8.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内在联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8.3.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要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必须满足几个基本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从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

记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外延式经济发展模式,内涵式经济发展模式。

理解: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③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④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简单应用:①经济增长率、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关系。

(二)经济结构的优化。

记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资源禀赋。

了解:①三次产业的划分和变化。②农业的基本地位和作用。③第二产业的地位和作用。④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⑤优化城乡人口结构。⑥优化工农业生产结构。⑦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简单应用:①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②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③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④中国区域经济的划分。

综合应用:①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规律。②城乡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③优化区域经济结构。(4)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战略取向。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明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简单应用: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②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利实现的五个基本要求。

编辑建议:

来参加政治经济学(财经)课程的辅导吧。

2014年自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2014年1月,研讨会全面开启,网校助力大家成功!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政治经济学经济增长考试大纲自考

上一篇: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下一篇: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与保障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