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生需要掌握哪些复习知识点呢?教育硕士考研栏目为各位考生提供《[333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考研知识点: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备考资料,希望可以给备战教育硕士专业的考生提供帮助。
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
根据目标生成的时间划分,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大致包括三种: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
1. 结果性目标的描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要求具体、可观测、可量化, 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
2. 体验性目标的描述方式
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这种指向是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领域。
但体验性目标的描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结果性目标的不足,重视了教师、学生本身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机会,但亦呈现出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实际的操作和采纳有相当的困难。
3. 表现性目标的描述方式
表现性目标,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是美国课程理论家艾斯纳提出的描述课程目标的一种主张。这种表述通常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主要适用于制作领域。
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明显地反映出人文主义的追求,表现性目标重视的是人的个性, 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同时,他并未完全否定结果性目标的合理性,但认为结果性目标只适合于人的发展中那些较低的层面。
总之,上述描述课程目标的形式各有利弊,我们认为课程目标的描述应采取多种形式,并注意扬长避短,应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考虑采取不同的描述形式。在培养《双基》方面,结果性目标的形式比较合适;若要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个性化,则表现性目标的形式较为妥当。
研究生考试各个阶段匹配系统查询 | ||
---|---|---|
统考大纲&院校自命题大纲 | 院校考研招生简章 | 院校招生专业目录 |
院校复习参考书目 | 院校报考、录取人数 | 历年国家线升降对比 |
院校夏令营报名时间 | 院校推免生预报名时间 | 更多院校信息差 |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资讯(如考研报名、考研问题、相关资讯,如考试动态、招生简章、统考动态、考研院校、历年真题、考试大纲、考研等相关信息),可以在文章下方留下你的信息,之后老师会联系到你,为你答疑解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教育硕士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原理考研知识点 上一篇:[347应用心理]管理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自动人”假设(Y理论) 下一篇:运动生理学考研知识点:运动训练对肺通气功能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