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那些日日夜夜重复着生活节奏和内容的人,你不知道,顺其自然,日子匆匆,20年,40年,一辈子,回头看未必有遗憾。但是反过来呢?当你因为一个机会,一句话,一份有期限的合同,或者一个基于现实的合理推断,清晰地看到20年,40年,生命中的每一天,你就不可避免地被感动,被选择,被改变,被放弃。
同学,毕业季,找工作。有几家感兴趣的公司,其中一家提供了最优惠的条件。比如户口和基本工资的结算值其他单位的总收入,更重要的是分房分车。但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合同规定:为公司服务20年。
同学再三考虑后,放弃了这一机会。很快,前一轮被淘汰的某人取代了他,众人都为同学惋惜,他却不以为意。过了些日子,取代他的人在博客上写道:“上当了,这家公司是骗子。遭遇种种骗局后,我想走,竟被罚了20年的违约金。” 众人又回过头赞同学聪明,同学一脸愕然,他坦言,当初放弃机会,并不是有识破骗局的能力,而是“想到20年啊,在一个地方,从事一份工作,现在起就预知了四分之一的生命如何度过”。他怕极了,甚于怕低得多的待遇。 一位女友与同学有相似的心路。一度,她在家乡最好的中学教书。一日,学校给一名特级教师开教学研讨会,那名教师退休返聘已好些年,此刻,白发苍苍地坐在报告席前。女友口渴,绕到饮水机旁倒了杯水,刚饮一口,突然发现校长站在她身边。 “小杨啊,”校长指着台上的特级教师,鼓励她,“好好干,40年后,你也能开这样的大会。”女友一口水喷了出去。女友后来离开家乡,离开旧职,她解释:她不排斥做个好老师,但校长的话让她绝望,绝望于“一眼看到40年后”,绝望于“40年里的每一天怎么过,如今就历历在目”。认识她时,她已转了三次行,走过N个城市,以追求新鲜的生活方式在朋友圈闻名,“我今年不想明年的事。”她常说。 我在电视访谈中,看到一位名人谈起当年为何辞职去创业。 作为山沟里考出来的大学生,在省会城市有份公职,每月有稳定而不菲的收入,这让年轻的他心生满足。但,办公室来了新人,新人对分给她的旧桌椅表示不满。“不过是套桌椅罢了,何必认真。”他劝道。“可我也许要用一辈子呢,怎能马虎?”新人反驳。 “一辈子?”名人在访谈中强调了一下,新人的话让他感到恐惧。 是啊,一间办公室、一套桌椅、窗前的风景以及工作的内容正如新人所言,对于他这样的机关工作者,有可能一辈子不变。 可一辈子多长啊,于是,这恐惧笼罩他、提点他,没过多久,他走了。过了许久,他打下一片自己的江山,成了名人。他谈到这儿,人们才知道,啊,大变化竟源于一句话。 我总想,那些朝朝暮暮重复着生活节奏和内容的人,你不知不觉、顺其自然,日子匆匆过,20年、40年、一辈子,回首时未必有遗憾。但反过来呢?当你因某种契机,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份有时间期限的合约,或是你根据现实做出的合理推断,你清晰地看到20年、40年、一辈子的每一天,你便不免有些触动,选择、转变或放弃某些东西。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经验专升本分享统招专升本 上一篇:乐贞教育:专升本学霸学习秘籍大公开! 下一篇:乐贞教育:你知道吗?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