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发酵工艺学考试大纲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17

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发酵工艺学考试大纲

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生物工程专业《发酵工艺学》课程考试大纲:教材:《发酵工艺学》,何建勇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8月第2版一、考试目的    《发酵工艺学》课程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能应用发酵工艺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发酵现象、分析和解决发酵工艺学基本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指学生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应该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对它们进行定性解释,还应知道与问题直接有关的基本操作等的意义。 “理解”是指学生对要求理解的内容(包括定义、原理、方法等的内容、意义)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基本的发酵工艺学问题。 “掌握”是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操作,以及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考试对象2014年生物工程专升本科学生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90分钟。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作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范围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客观性题目约占50%。5、题目类型(1)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2)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3)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4)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5)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分6分,共30分。)(6)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四、考试内容、要求及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一) 绪论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5分1、掌握发酵、发酵工程的概念。2、了解发酵工业的发展历史。3、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关系;4、掌握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类型。能分析、解决区别各类微生物发酵产品的问题。5、掌握发酵的基本方法与过程。能分析、解决液体深层培养发酵的基本流程问题。(二)菌种选育理论与技术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10分1、了解菌种选育的目的和基本理论。2、掌握自然选育的一般过程和主要步骤。能熟练掌握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技能,能分析、解决单孢子悬液制备的问题。3、掌握诱变剂的种类、特点及诱变机制;掌握诱变育种的主要环节;了解突变菌株高产基因的表达。能熟练掌握紫外诱变的技能,能分析、解决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剂选择、诱变剂量的选择、影响诱变效果因素等问题。4、了解原生质体技术育种、基因工程技术育种的原理和方法。能分析、解决区别不同育种技术的问题。(三)培养基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10分1、了解发酵生产培养基的组成成份及其在发酵中的作用。2、熟悉工业发酵中培养基的类型。能分析、解决区别各类培养基的类型。3、掌握工业发酵培养基的设计与优化方法。能具备熟练配制培养的技能。4、掌握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能分析、解决影响培养基质量因素的问题。(四)灭菌与除菌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15分1、理解高温湿热灭菌、介质过滤除菌等的灭菌原理。能具备实验操作中消毒与灭菌的技能。2、掌握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及控制方法,掌握分批灭菌和连续灭菌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能分析、解决分批灭菌和连续灭菌操作的问题。3、了解无菌空气的制备方法,掌握空气过滤除菌流程。能具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的技能。4、了解无菌检查的方法,掌握染菌后的处理方法,掌握污染噬菌体的处理方法。能具备染菌的判断技能,能分析、解决、染菌后的处理等问题。5、掌握染菌原因的分析,掌握制服染菌的要点。能分析、解决预防染菌问题。(五)生产菌种的制备与保藏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10分1、掌握孢子、种子制备的一般方法。能具备孢子、种子制备的技能。2、掌握影响孢子、种子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能分析、解决孢子、种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的问题。3、掌握菌种保藏的目的与原理及方法;掌握菌种的复壮方法;了解国内外主要菌种保藏机构。能分析、解决菌种退化、菌种保藏的问题。(六)发酵过程中的供氧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5分1、了解微生物对氧的需求,了解氧在液体中的溶解特性,掌握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2、了解氧传递的过程与阻力,掌握氧在溶液中的传递理论。能分析、解决氧在溶液中传递的问题。3、掌握影响氧传递推动力的因素,影响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的因素。能分析、解决影响氧传递推动力的因素、影响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的因素等问题。(七)发酵过程的控制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30分1、了解发酵过程控制的意义,了解发酵过程控制的模式。2、熟悉不同分类依据下微生物的发酵类型。3、了解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4、了解初级代谢、次级代谢的变化规律。5、了解影响菌体浓度的因素,掌握菌体浓度对发酵产量的影响,掌握最适菌体浓度的确定与控制。能分析菌体浓度对发酵产量的影响,能解决最适菌体浓度的确定与控制的问题。6、掌握碳源的影响与控制,掌握氮源的影响与控制,掌握磷酸盐的影响与控制。能分析、碳源、氮源、磷酸盐对发酵影响,能解决其控制的问题。7、理解温度对发酵的影响,掌握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最适温度的选择。能分析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能解决最适温度选择的问题。8、理解pH值对发酵的影响,掌握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掌握最适pH值及其选择,了解pH值调节方法。能分析pH值对发酵的影响、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能解决最适pH值及其选择的问题。9、了解溶解氧变化的规律,了解溶解氧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溶解氧控制对发酵的影响。能分析、解决溶解氧控制的问题。10、理解CO2对发酵的影响,了解排气CO2浓度与菌体量、pH、排气氧之间的关系,了解呼吸商与发酵的关系。能分析、解决CO2对发酵的影响的问题。11、了解泡沫产生的原因,理解泡沫导致的不良后果,熟悉发酵过程中泡沫的消长规律,掌握泡沫的控制,熟悉常用的消沫剂,了解消沫剂的增效措施。能分析泡沫产生的原因、泡沫导致的不良后果、发酵过程中泡沫的消长规律,能解决控制泡沫的问题。12、了解发酵终点的控制。(八)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5分1、了解初级代谢产物及其特点;了解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特点;理解并掌握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关系。能分析、解决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关系的问题。2、了解次级代谢产物的构建单位与合成途径。3、了解次级代谢产物构建单位的合成、连接与产物合成后的修饰。(九)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  此部分内容所占分值约为10分1、理解并掌握诱导调节、反馈调节的机制。能分析、解决诱导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机制的问题。2、掌握碳分解产物、氮分解产物、磷酸盐的调节机制。能分析、解决碳分解产物、氮分解产物、磷酸盐的调节机制的问题。3、了解菌体生长速率与化学调节因子的调节机制。五、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纸张、教材、笔记本、作业本、参考资料、电子读物、电子器具和工具书等进入考场。六、成绩评定方式以卷面成绩100%        七、主要参考书1、《发酵工艺原理》邓毛程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年2月第1版2、《发酵工艺学》白秀峰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试题专升本真题统招专升本

上一篇:2014年湖北工程学院普通专升本各科目考试参考教材                  下一篇:2014年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