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准备参加2019年安徽大专统考的考生。以下是乐贞教育编写的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考试大纲。考生可以在考试前看一看,准备考试。
正式介绍
靠前章是中医的起源和中医的发展
主人:
中医的概念和六大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注》、《新本草》、《证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以及它们的成书日期、作者、用药数量和主要贡献。
了解:中医的起源和中医的发展。
第二章中药的起源和收藏
理解:
1、中药的起源与药效的关系,如何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
2.植物药采收季节与其功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第三章中药加工
主人:
加工的意义和目的。
熟悉:
常见的加工方法如火加工、
理解:
其他处理方法。
第四章中药性能
主人:
1、中医理论的概念和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2.“四气”的概念、所代表的药物功能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五味的概念,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作用。
4.举、浮、沉的概念,举、沉的不同作用,举、浮、沉与药味的关系,影响举、浮、沉的因素,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5.归经的概念及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为什么一定要结合四气、五味、盛衰、归经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药性。
7、毒性的概念、中毒原因及抢救方法、应用毒性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禁忌和剂量用法
主人:
1、兼容的含义和目的。
2.“七情”的含义和各种兼容关系,以及兼容原则。
3.不相容的内容。
4、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
熟悉:
1、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的依据。
2.中药煎煮时间和方法(包括初煎、后煎、包煎、其他煎、溶化等不同要求。).
各种理论
靠前章解表
主人:
1.风寒药与风热药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及注意事项。
2.八种药物(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薄荷、菊花、葛根、柴胡)在性质和味道上归经,标明功效,使用配伍,注意使用。
熟悉:
1.九种药物(防风、羌活、白芷、阿莎丽、生姜、牛蒡子、桑叶、升麻、蝉蜕)的功效及使用适应症。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了解一种药物(香薷)的疗效和适应症。
2.出汗等注意事项不宜过多,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不宜禁忌。
第二章退烧药
主人:
1、清热类药物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以及每种药物的性能特点。
2.13味(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地黄、丹皮、青蒿)为归经、功效主治、配伍、注意。
熟悉:
1.13种药物(栝楼、芦根、夏枯草、龙胆草、蒲公英、大青叶、青黛、射干、山豆根、白头翁、玄参、赤芍、地骨皮)的疗效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0种药物(决明子、苦参、紫花地丁、毛蕊花、马齿苋、败酱草、红藤、水牛角、紫草、柴胡)的功效。
第三章泻药
主人:
1.泻药、润药、泄药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2.两药(大黄、芒硝)归经的性质、滋味、主要功效主治、配伍及使用注意事项。
3.发作药和重药大多作用严重,也有中毒的。要求掌握用法(包括炮制)、用量、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熟悉:
1.三种药物(番泻叶、火麻仁、甘遂)的疗效、配伍及注意事项的适应症。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四种药物(欧李、大戟、芫花、牵牛子)的药效适应症。
第四章祛风湿药
主人:
1.祛风湿药物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以及每种药物的性能特点和注意事项。
2.四药(独活、草乌、秦艽、桑寄生)归经在性、味,表明功效,使用配伍,注意使用。
熟悉:
1.五种药物(威灵仙、蕲蛇、木瓜、防己、五加皮)的功效、配伍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三种药物(金钱草、络石藤、雷公藤)的疗效及注意事项。
2.防防身防身;刺五加有南刺五加和北刺五加。蝮蛇有不同的品种,比如金钱和白蛇。
第五章润版液
主人:
1.祛湿药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两种药物(苍术和广藿香)的性质和味道可追溯到经络、主要功效适应症、配伍和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
1.两种药物(厚朴、砂仁)的功效、配伍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两种药物(豆蔻和佩兰)的疗效适应症。
第六章导水渗湿药
主人:
1.每种药物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功能特点。
2.五药(茯苓、泽泻、车前草、茵陈、金钱草)归经在性、味,标明功效,注意配伍使用。
熟悉:
1、三种药物(虎杖、滑石、薏苡仁)的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四种药物(猪苓、山药、石竹、木通)的功效主治。
第七章温热草药
主人:
1.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功能特点、用法用量及禁忌症。
2.三药(附子、生姜、肉桂)的性味归经,应注意功效、配伍、使用的适应症。
熟悉:
1、两种药物(吴茱萸、花椒)的功效、配伍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三种药物(高良姜、丁香、茴香)疗效的适应症。
第八章理气药物
主人:
1、理气类药物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四药(橘皮、枳实、木香、香附)归经有其性、味,其主要作用、配伍、注意。
熟悉:
1.两种药物(青皮、薤白)的性质和味道归经,其疗效和使用应注意。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四种药物(乌药、佛手、川楝子、白木香)疗效的适应症。
第九章消化药物
主人:
1、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和配伍。
2.三味药(麦芽、山楂、神曲)归经的性质和口感,应注意其功效、配伍和使用的适应症。
熟悉:
1、两种药物(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一种药物(古雅)的疗效和适应症。
第十章杀虫剂
主人:
1.驱肠虫药的含义,各种驱肠虫药的不同作用(如苦楝驱蛔虫,槟榔驱绦虫等。),它们的兼容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三药(苦楝、赤君子、槟榔)归经的性质和口感,主要功效主治,配伍及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
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三种药物(南瓜子、仙鹤草芽、雷丸)的功效及适应症。
第二章XI止血药物
主人:
1、止血的含义、各节止血功能的特点、适用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2.六药(地榆、大蓟、三七、茜草、白芨、艾叶)归经性味,标明功效,注意配伍使用。
熟悉:
1.三种药物(白茅根、蒲黄、仙鹤草)的功效、配伍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三种药物(大蓟、侧柏叶、炮姜)的功效。
2.白芨三七蒲黄专用。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主人:
1、活血药物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重点了解理气药物的配伍原则),以及各种药物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2.八药(川芎、郁金、延胡索、益母草、红花、丹参、牛膝、桃仁)归经于性、味,标明功效,注意配伍使用。
熟悉:
1.五药(乳香、莪术、鸡血藤、水蛭、土鳖虫)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10种药物(没药、五灵脂、姜黄、紫茎泽兰、王不留行、血竭、自然铜、骨碎补、三棱、
穿山甲)。
2.郁金、姜黄、姜黄的来源;牛膝的品种。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主人:
1.每种药物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方法、功能特点及注意事项。
2.七味药(半夏、桔梗、川贝、瓜蒌、苦杏仁、百部、桑白皮)归经于性、味,标明功效,注意配伍使用。
熟悉:
1.七种药物(天南星、竹茹、浙贝母、紫苏、款冬花、紫菀、葶苈子)的疗效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8种药物(郁柏夫、白首乌、旋覆花、白芥子、前胡、雷竹、朱莉、枇杷叶)的疗效及适应症。
第十四章精神药品
主人:
1.镇定剂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配伍以及各大镇镇镇定剂和养心镇定剂的功能特点;
2.三药(朱砂、龙骨、大枣)的性味。)归经,疗效、配伍的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
1.两种药物(磁石和远志)的疗效和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两种药物(琥珀和柏子仁)的功效。
2.主要城镇镇定剂的用量、使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
主人:
1、平肝熄风药物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及配伍。
2.六药(石决明、牡蛎、赭石、羚羊角、牛黄、天麻)归经于性、归经于味,标明作用,注意配伍使用。
3.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熟悉:
四种药物(钩藤、地龙、全蝎、蜈蚣)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理解:
两种药物(僵蚕和珍珠母)的疗效适应症。
第十六章开窍药
主人:
1、开窍药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和配伍;
2.药物1(麝香)归经的性质和味道、主要治疗功效、配伍和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
1.两种药物(石菖蒲和冰片)的疗效和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一种药物(苏合香)的功效和适应症。
2.开窍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第十七章补品
主人:
1、补药的含义,气、血、阳、阴四种药物的味道、功效、适应范围的要点和配伍方法。
2.15味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当归、熟地、白芍、北沙参、麦冬、龟板、鳖甲)归经,注明功效,配伍,注意使用。
熟悉:
1.12种药物(西洋参、山药、巴戟天、续断、补骨脂、菟丝子、何首乌、阿胶、芦笋、玉竹、石斛、枸杞)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10种药物(太子参、肉苁蓉、沙苑子、蛤蚧、益智仁、沙参、黄精、百合、旱莲草、女贞子)的功效。
第十八章收涩药
主人:
1.收敛剂的含义、功效和适应性,与补药配伍的意义,以及每种药物的功能特点和注意事项。
2.四药(五味子、乌梅、山茱萸、桑螵蛸)归经于性、味,标明功效,使用配伍,注意使用。
3.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熟悉:
三种药物(诃子、莲子、肉豆蔻)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理解:
三种药物(麻黄、浮小麦、五倍子)疗效的适应症。
第十九章吐药
(略)
第二十章解毒、杀虫、除湿、止痒药物
主人:
1、喷药的含义、功效及适用范围、
2.两药(硫黄、雄黄)的性味都要追溯到经络,要注意药效、配伍、使用的适应症。
熟悉:
1、杀虫止痒药物的含义、功效、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理解:
1.三种药物(常山、瓜地、蛇床子)疗效的适应症。
2.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第二十一章毒化腐生肌
主人:
1、解毒腐败的含义、功效和适用范围。
2.首药(升药)归经的性质、滋味、主要功效主治、配伍及使用注意事项。
熟悉:
同类药物疗效和应用的异同。
理解:
两种药物(亚砷酸盐和硼砂)的疗效和适应症。
参考书目:
《中医》,高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赵岳,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中医基础与应用》第二版。
《中医习题集》高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考生在参加考试前,一定要认真核对大纲,让考生认真复习,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 上一篇:2019年成都医学院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9年乐山师范学院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