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赣南医学院专科生化学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如果你准备报考赣南医学院的化学,快速看一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的一部分:
靠前章原子结构
1.大师: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四个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力、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
2.理解:S,P,D波函数和电子云模式及其物理意义;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物理意义;
3.熟悉应用:四个量子数的合理组合;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原子的电子构型。
第二章分子结构
1.硕士:现代共价键价键理论的基本点,共价键的特点和类型;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杂化类型;键能、键长、键角、键级、键极性等概念;氢键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2.理解:简单分子或多原子离子的空构型可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极性和分子极化;
3.熟悉应用: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斥力理论的要点可以用来推断简单分子或多原子离子之间空构型的范德瓦尔斯力的类型和成因;氢键对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溶解和沉淀
1.硕士: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和活性,离子强度等概念;等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溶度积法则;降水转换;
2.理解: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溶解;
3.熟悉应用:不溶性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溶度积与溶解度的计算;沉淀溶解平衡的运动。
第四章酸碱
1.硕士: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强度。水的离子积和水溶液的酸碱度的表达式。ka和Kb上酸和碱离解常数的应用及共轭酸和碱的关系;
2.理解:弱酸、弱碱、弱酸、弱碱、两性物质水溶液中H+或OH-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
3.熟悉应用:弱酸弱碱的pH值计算;等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的组成及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应用。
第五章氧化还原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一次电池的基本概念和电池电动势的概念;电极电位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斯特方程及其相关的简单计算,电极电位的应用;
2.了解:pH-电位图、元素电位图的应用;
3.熟悉应用: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和电池符号的书写;标准电极电位及其应用;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
第六章配位化合物
1.掌握复合体的基本概念;利用价格键理论,可以根据配位数和磁矩确定中心原子成键轨道的杂化类型,并据此判断配合物空之间的构型,可以正确区分配合物属于内轨道还是外轨道。螯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理解:水溶液中络合离子的配位平衡及其相关计算;螯合物中螯合剂的特性和螯合效果: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协调均衡运动及其影响因素;
3.熟悉应用: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及其应用。
第七章南区要素
1.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存在、性质、制备和使用;一些重要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的性质;
2.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碱度和盐溶解度以及热稳定性的变化;
3.熟悉应用:碱金属、碱土金属性质的变化规律,如酸度、溶解度等,及其理论解释。
第八章p区元素
1.掌握臭氧和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碳、硅和硼的单质、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性质;铝、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砷、锑、铋等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性质的逐渐变化;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基本化学性质、制备和应用,掌握它们的共性、差异和性质的渐变;硼的缺电子特性和乙硼烷的结构;
2.了解:卤素与次卤酸及其盐类歧化反应的条件和性质;SO2的形成与SO3离域丌债券;天然元素中氮的特殊性;掌握氮、磷及其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类的性质、制备和应用;氮、磷、砷的主要氧化态之间的转化关系;硼酸和硼砂的结构、性能和用途。亚硫酸、硫酸及其盐类、硫代硫酸盐和过氧化二硫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3.熟悉应用:利用元素势图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和各种氧化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九章D区、ds区和F区的要素
1.掌握:铬、锰、铁、钴、镍等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氧化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铜、银、锌和汞的化学性质和用途;铜、银、锌和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重要盐类和重要络合物的性质;铜(ⅰ)、铜(ⅱ);Hg(I)与Hg(II)之间的转化;
2.了解:靠前过渡系元素的价电子构型特征及其与元素共性的关系,了解过渡元素钛、钒、铬;锰、铁、钴和镍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锌的生物效应,镉、汞等重金属离子的生理毒性,环境保护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
3.熟悉应用:铁-H2O体系的电位-酸碱度图及其应用。
有机化学的一部分:
靠前章导言
1.掌握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结构表达;化学键、共价键参数和共价键断裂方式;
2.理解:布朗斯特和刘易斯酸碱理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3.熟悉应用:凯库勒的结构理论;化学键,现代价键理论,共价键参数,共价键断裂模式。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1.硕士: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取代反应的过程;椅、船、直键(A键)、平键(E键)、环己烷单组分和多组分取代物顺反异构体的稳定构象;
2.了解烷烃和环烷烃同系物和异构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的特征和一般规律(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等。)的烷烃;
3.熟悉应用:烷烃和环烷烃的同系和结构异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
第三章烯烃
1.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结构异构体和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2.了解:sp2杂化,π键特性及其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烯烃的异构化、命名和物理性质;
3.熟悉应用:不对称烯烃的加成规律可以分析R+的稳定性。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1.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三键上的亲电加成和亲核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的化学性质和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共轭二烯的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sp杂化、π键特性及其对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3.熟悉应用:炔烃和二烯的结构和系统命名;炔烃的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
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
1.硕士:光学异构的概念,光学活性的成因,构型表示方法,光学活性化合物的R和S命名法;偏振光、比旋度、外消旋体、中间体和非对映异构体、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的表示、环烷烃的立体异构等基本概念;
2.理解: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的分类,对映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外消旋体的分离;
3.熟悉应用:旋光化合物的构型表示方法和R、S命名法;外消旋体、中间体和非对映体的概念;群的顺序是有规律的,对应异构体的表示方法;环烷烃的顺反异构化及相应异构环和己烷的构象。
第六章芳烃
1.大师:苯结构的现代概念和芳香性;苯及其同系物的命名:芳香烃的化学性质和亲电取代的历史;取代苯亲电取代的定位和应用:哈克法则;
2.理解:苯同系物和衍生物的同分异构;
3.熟悉应用:用胡克尔法则判断非苯的芳香性。
第七章卤代烃
1.掌握卤代烷的化学性质;SN1和SN2的反应机理、立体化学及影响因素;掌握各类卤代烃的反应性规律;E1和E2的反应机理、立体化学及影响因素;
2.理解:卤代烷的结构和命名;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如有机镁试剂(格氏试剂)及其应用;
3.熟悉应用:Zaitesev规则;卤代烯烃中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性和烯丙基重排的影响。
第八章醇酚醚
1.掌握醇和醚的化学性质;苯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环氧化物的性质、开环机理和规律;
2.理解:科尔伯特-施密特反应,瑞姆-蒂奥曼反应;
3.熟悉应用:苯酚的酸性,苯酚酯的形成和傅立叶重排,苯酚醚的形成和克莱森重排;苯酚的卤化、硝化、磺化和傅克反应;苯酚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第九章醛和酮
1.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
2.理解:醛酮的命名;醛与强氧化剂的反应;碳负离子的概念;物理性质和制备方法;
3.熟悉应用:醛酮亲核加成反应过程;醛酮的安息香缩合反应:芳烃侧链控制氧化制备醛酮;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过程;醛酮不同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规律:α -h的反应。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1.掌握:羧酸的化学结构,酸度与羧酸结构的关系;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酯化反应过程;取代羧酸:卤代酸、羟基酸和酮酸的化学性质;
2.理解:羧酸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羧酸的制备方法。取代羧酸中取代基对酸度的影响,卤代酸、羟基酸和酮酸的制备和化学性质;
3.熟悉应用:成盐反应,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生成酰卤、酸酐、酯、酰胺);二元酸的还原反应、α-氢反应、脱羧和热解反应等。
第二章XI羧酸衍生物
1.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酯交换反应。与格氏试剂反应;还原反应:LiAlH4还原和催化加氢还原;酯缩合反应);
2.理解: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碳酸衍生物;
3.熟悉应用: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相似性和化学性质;
第十二章碳负离子的反应
1.掌握碳负离子的化学性质;
2.了解:碳负离子的结构特征;
3.熟悉应用:涉及碳负离子的化学反应。
第十三章有机氮化合物
1.掌握胺类的分类命名和胺类中氮原子的结构;胺的化学性质,不同胺的识别和分离;芳香胺取代反应;胺的制备,加布里埃尔合成伯胺。季胺碱的消除反应、霍夫曼规则、芳香重氮盐取代反应及其应用;
2.理解:还原胺化为胺,季铵盐为季铵碱,芳香重氮盐的还原反应和偶联反应,重氮甲烷反应;
3.熟悉应用:胺及其盐的碱性,取代基对碱性的影响,不同胺的鉴别。;与亚硝酸反应及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1.掌握六元杂环和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和化学性质;
2.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和常用的分类方法;
3.熟悉应用:吡咯、呋喃、噻吩的电子结构,多π共轭,芳香性,稳定性,酸碱性,亲电取代,D-A反应,糠醛的特殊反应;吡啶的电子结构、芳香性、碱性、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反应。
第十五章糖
1.硕士:单糖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单糖的化学性质;霍沃斯对葡萄糖的观点:
2.了解:二糖和多糖的结构;肝糖(动物淀粉)的结构及应用;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糖苷键类型),淀粉的主要性质;
3.熟悉应用:单糖的化学性质:反应、氧化反应(与土伦试剂和费林试剂反应、硝酸和溴水氧化)、还原反应、与含氮试剂反应、形成环状缩醛和缩酮、碱性条件下反应、酸性条件下脱水等。;还原糖的判断及主要性质。
第十六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
1.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2.理解:氨基酸结构、分类和酸碱;
3.熟悉应用:氨基酸的等电点和化学性质。
第十七章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
1.硕士: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和结构特征,甾体的结构和立体化学;
2.理解:几种重要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异构;
3.熟悉应用:类固醇的基本骨架。重点是萜类和甾体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
参考材料:
1.《无机化学》(第七版),张天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有机化学》(第八版),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资料来源:赣南医学院招生办公室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 上一篇:2019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护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9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生理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