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准备参加2019年河南大专生考试的考生。以下是乐贞教育编辑的2019河南专升本对大学教育真题分析。考生可以在考试前看一看。
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具备()
A.管理能力控制能力教育能力研究能力
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b .学生C类课程
3.指导整个课程开发过程的最关键的标准是确定()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4.衡量所有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目标教学目标
5.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b .实践活动c .教学活动d .班主任工作
6.“边学边学”“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教学()
A.直观原则b .启发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d .巩固原则
7.多次测量后,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试的()
A.可靠性b .有效性c .辨别d .难度
8.小李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影响了全班的平均成绩。有一次,小李和同年级另一个班打架,班主任劝小李辞职。这个行为违反了小李的()
A.个人权利b .财产权c .受教育权d .人人平等的权利
9.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如果各组的平均值不变,受试者之间的差异增大,那么()
空燃比会降低,空燃比保持不变
C.组间的方差会变小。误差方差会变小
10.第三整体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b .社会课程c .学校课程d .特色课程
11.心理学的本质是()
A.事物的间接概括;改造客观世界的意愿
C.生理活动d .人脑中客观现实的主观形象
12.中枢神经系统由_ _ _ _ _组成。( )
A.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C.脊髓和大脑
13.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够主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包括()
A.认知、情绪和行为b .感觉、知觉和行为
C.情感、意志和行为d .认知、情感和意志
14.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发展性和系统性原则
B.理论、实践和教育原则
C.直觉、能力和渐进的原则
D.分析原则、综合原则和抽象概括原则
15.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情况是()
A.触景生情,b .闻到就会喜欢。C .谈论老虎的颜色变化。给蛇一个惊喜
参考答案
1.【分析】C老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他们必须具备承担相应教育教学任务的教育能力。
2.【阐述】D课程是指在校学生应学习的科目及其过程和安排的总和。广义而言,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和过程的总和,它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什么。因此,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3.【阐述】C的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规律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准备过程中最关键的标准。
4.【分析】B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以大纲的形式为课程计划中的各个学科编写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子学科发展。它规定了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它是教师编写教材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分析】C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靠前,统筹安排”的原则。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来教育学生。
6.【解析】D“时不时的学习”和“旧习新习”体现了教学的巩固原则。巩固原则是指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牢牢掌握知识和技能,长时间记忆,根据需要快速复制,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7.【分析】A试验的可靠性,也称试验的可靠性,是指一次试验经过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8.【分析】C老师劝说小李的行为侵犯了小李的受教育权。
9.【分析】D省略。
10.【分析】C第三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11.【分析】D心理学的本质是:①心理学是大脑的功能。②心理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a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b .心理学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形象。
1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大脑分为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半球。
13.【分析】D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14.【分析】A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①客观性(实事求是)。②发展性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教育原则。
15.【分析】C条件刺激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实的物理刺激,称为靠前信号系统的刺激;另一种是抽象刺激,即语言符号,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望梅生津、拔罐蛇影属于靠前信号系统的活动。浅谈第二信号系统梅的颜色变化及条件作用。
2019年河南大专考试时间是6月7日。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为考试做好准备。小编乐贞在线学校祝愿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河南专升本 上一篇: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真题(名词解释题) 下一篇: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