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专业和计划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2020年徐州医科大学将为江苏省招收400名“专科生”。具体方案如下:
二、重新注册,志愿填报
1.重新报名时间:为更好地完成2020年“专升本”选拔任务,切实维护选拔考试的公平公正,省教育厅将于2020年4月17日至20日组织“专升本”统考重新报名。
2.报名条件:(1)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2)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后,达到毕业要求,正常毕业。
3.资格考试:申请“特转”的考生,由考生根据申请条件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考试推荐,并在校园内的显眼位置张贴。
4.志愿者设置:2020年“特转”录取将根据考生申请类别设置平行院校志愿者。考生可以根据自己专科阶段的专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中分类的十二个学科,选择本学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考生最多可以填报五所院校的五个专业。
5.专业要求:专升本阶段考生专业必须符合我院“专业转”招生专业对专升本阶段考生专业的要求。专业名称及代码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15)》为准。
6.考试:文科考试科目:大学语文(150分)、英语(日语)(150分)、计算机基础(100分);理工科考试科目:高等数学(150分)、英语(150分)、计算机基础(100分)。满分都是400分。省级控制线的分类和划定。考试时间:2020年5月24日。
7.其他:我省高职院校高职生和退役士兵“专业转”的报名、考试和录取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和监督。我省退役士兵凭身份证、普通高职院校毕业证、士兵退役证在指定地点报名。
第三,招生
入学严格按照江苏省教育厅规定的入学规则进行。结合徐州医科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照高分到低分的顺序选择符合报名条件且达到省级最低录取控制分的考生。
四.转移与培育
1.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后,我校将直接向推荐学校发送录取通知书,推荐学校将录取通知书送达录取考生。
2.“特转”新生持大专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未取得大专毕业证的“特转”学生学校不予办理入学手续。
3.“专升本”新生被分配到不同的班级,制定教学计划。
4.上课地点:学校本部(主校区,西校区)。
动词 (verb的缩写)学籍管理与就业
1.“专升本”学生应当按照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转学和接收手续。“以学院为导向”的学生不允许转专业或转学。
2.对于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体检中弄虚作假或重疾不报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资格。
3.取得徐州医科大学学籍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本专业规定的学分(包括选修课)后,允许毕业。毕业时授予徐州医科大学毕业证书,证书上注明“本科学习起点”字样,并印有“徐州医科大学”;符合《徐州医科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授予徐州医科大学相关学士学位。
4.“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第六,收费标准
学费:5200-6800元/学年。
七、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1.招生咨询电话:0516-83262666
2.纪委监察部电话:0516-83262246
3.学校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邮编:221004
4.电子邮件:zsb@xzhmu.edu.cn
5.网站:http://zsb.xzhmu.edu.cn/,·http://www.xzhmu.edu.cn/
招生简章的内容如与教育部和江苏省的政策规定不一致,以规定为准。未尽事宜由徐州医科大学招生办负责解释。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
附件:学校简介
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成立的江苏省医学行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更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60年来,学校不断发扬“艰苦奋斗、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选择性卓越”、“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有18个学院(系),21个附属医院,15个临床学院,全日制学生14000多人,教职工1300多人。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四个学科。其中,临床医学、麻醉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级本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医学影像、药学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级本科专业。临床医学、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护理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他们有推、免硕士研究生的权利,在生物与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中心有两个博士后研究站。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拥有国家专业建设网站、国家规划教材、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教学团队。是靠前批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升本;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认证有效期7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以及省级教学成果特别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获得国家“优秀博士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和一批中央支持的地方专升本发展专项资金,以及一批省级品牌专业、重点专业(班)、精品课程和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育中心。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建立了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优势学科群,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ESI居世界前1%;荣获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五年来,学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余项;发表SCI、EI等论文近1000篇,其中多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等高水平期刊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等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
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稳步增加教师数量,不断优化结构。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万人才工程、国家优秀教师、教育部“乐贞优秀人才支持工程”、国家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名师、江苏优秀教育家、江苏省“双创新计划”、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蓝色工程”等。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哈佛大学、塔夫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韩国延世大学、伦敦大学等30多所海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并在韩国教堂山北卡罗莱纳大学等大学建立了教师培训基地。此外,学校多次主办(承办)国际学习会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麻醉学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率先在全国创建麻醉学本科专业,并建成国家“专升本特色专业”。麻醉学教学团队为“全国优秀教学团队”,麻醉学教学成果获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麻醉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建设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建设基地、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临床专业、江苏省重点医学学科、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学科。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麻醉学专业命题基地,全国高等教育协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江苏省麻醉学研究所均隶属于我校。我校主办的《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因此,学校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校坚持以德育人,以质量为生命线,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级医疗卫生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大学、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大学、校风建设优秀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大学、江苏省专升本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目前,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秉承“以德载医、博学创新”的精神,按照“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团结一心,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江苏专转本 上一篇:2020年宿迁学院专转本招生简章(新) 下一篇:三江学院专转本分数线(2017-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