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自考《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大纲第三章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01-19

第三章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EDI的定义、EDI的标准和EDI的编码原则,了解EDI的工作方法,了解EDI和电子商务及其关系,为以后研究电子商务打下基础。

二是课程内容。

第一节电子数据交换概述。

电子数据交换的定义。

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和贸易法委员会EDI工作组的定义。

(二)EDI的构成。

(三)EDI的特点和优势。

第二节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是国际社会共同制定的用电子邮件书写商业信息的规范和国际标准。我们通常提到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是联合国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㈡联合国/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联合国/电子数据交换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简化和协调行政、商业、运输等方面的程序和做法。UN/EDIFACT的数据格式包括三个要素:数据元、数据段和标准报文格式。

(3)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4) EDI编码原理。

这些原则包括:唯一性、可扩展性、简单性、稳定性、易识别性和自检能力。

第三节电子数据交换的工作方法。

(一)由工作流形成的EDI工作方法。

该方法包括:生成EDI平面文件,通过翻译软件生成EDI标准根文件,通信,接收和处理EDI文件。

(2)功能模型形成的EDI工作模式。

包括点对点(PTP)模式、增值网络(VAN)模式和MHS方法。

企业间电子数据交换的工作方法。

第四节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

(一)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早期的电子商务。

(二)EDI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是当代电子商务的重要方式。

(三)电子商务是EDI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评估知识点。

电子数据交换的定义。

(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电子数据交换的工作方法。

(四)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

第四,考核要求。

电子数据交换的定义。

1.记忆:EDI定义和EDI构成。

2.简单应用:综合评价EDI在商业中的应用。

(二)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1.记忆: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2.了解:(1)联合国/电子数据交换系统;(2)EDI编码原理。

电子数据交换的工作方法。

记忆:(1)基于功能模型的EDI工作模式;(2)基于流程的EDI工作模式。

(四)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

1.记忆:互联网和EDI的结合。

2.了解:EDI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第三章概论自考大纲

上一篇:全国2013年自考《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大纲第二章                  下一篇:全国2013年自考《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大纲第四章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