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传播批判学派。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研究,可以了解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起源和现状,了解批判传播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比较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区别。
二是课程内容。
第一节历史描述。
(一)孕育期:20世纪,30 ~ 60年。
1.当代传播学形成了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思想的起源。这个学派的诞生和主要代表人物。
3.传统的批判性传播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霍克海姆的基本观点。
(二)繁荣:20世纪60 ~ 80年代。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的特征与批判学派的兴起。英国的两股学术力量。20世纪80年代,批判学派形成了一种“国际现象”。哈贝马斯,目前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节内涵透视。
批判传播学的三个研究方向: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和大众文化。
(a)传播和意识形态。
1.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思想。
2.批判学派的观点。
3.批判学派也尖锐地批判传统学派的观点。霍尔德的观点。
(二)传播与垄断控制。
1.“控制”命题是批判性研究的一条主线。批判派最关心的是谁在传播,为什么在传播。传统学校最关心的是“如何”沟通和“如何”沟通。
2.与传统学派相反,批判学派侧重于政治经济学。
(三)传播与大众文化。
1.这方面与“异化”问题有关。“异化”的含义。批判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2.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差异比较。
(一)两校各方面的差异。
1.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联系与兼容。
2.欧洲批判学派与美国传统学派。两个学派的差异、研究内容、观察角度、使用方法、侧重点和价值判断等涉及的问题。
3.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总结了他们的区别。
(二)态度取向的差异。
1.这两所大学对现有的交流秩序有不同的态度。
2.美国学者罗杰斯比较了这两个学派的主要区别。
(三)研究方法的差异。
1.传统学校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批判学派继承了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
2.传统学校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批判学派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第三,评估知识点。
(一)历史描述(批判学派的起源和现状)。
(2)传播与意识形态(批判学派内涵的视角之一)。
(3)传播与垄断控制(批判学派内涵的第二视角)。
(4)传播与大众文化(批判学派内涵的第三视角)。
两所学校之间的比较。
第四,考核要求。
(一)历史描述(批判学派的起源和现状)。
1.背记:(1)形成两大流派的交流;(2)批判学派的诞生及其主要代表;(3)传统(学派)理论、批判理论和霍克海姆的学术观点;(4)西方社会的特点和批判学派的兴起;(5)批判学派中的两支英国学术力量;(6)目前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
2.了解:(1)两大传播流派的学术背景;(2)批判学派从孕育到兴盛的过程。
(2)传播与意识形态(批判学派内涵的视角之一)。
1.记忆:(1)意识形态批判是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2)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3)批判学派批评传统学派对于既定意识形态的有效性。
2.理解:(1)社会批判理论核心内容的形成;(2)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3)传播与垄断控制(批判学派内涵的第二视角)。
1.死记硬背:(1)“控制”命题,批判性研究的主线;(2)与传统学派针锋相对的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
2.理解:(1)“控制”命题的本质;(2)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分析。
(4)传播与大众文化(批判学派内涵的第三视角)。
1.记忆:(1)异化的意义;(2)批判学派的主要观点;(3)批判学派眼中的大众传媒。
2.理解:(1)异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2)批判学派大众文化观和大众传媒观的实质。
3.应用:从批判学派的角度分析当下的流行文化。
两所学校之间的比较。
1.记忆:(1)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联系与兼容;(2)两派分歧所涉及的各个方面;(3)罗杰斯对两大学派差异的比较;(4)双方对现有交往秩序的态度和取向的差异;(5)两校研究方法的差异。
2.理解:(1)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对立和联系的复杂局面;(2)比较两所学校态度取向的差异;(3)比较两个学派研究方法的差异。
编辑建议:
快来参加《传播学导论》课程的辅导吧。
2014年自学《传播学导论》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早一天学习,早一步毕业。2014年,网络家教是一个热门举措!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