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世界范围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数量急剧增加,汉语教师之间的差距也相应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放大学将于2020年春季学期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国际汉语教学、汉语语言文化推广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为了聚集系统的力量,促进该专业的招生和教学,中国开放大学国际语言文化教学系于2020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国际教育专业建设大会。来自30所分校和2所实验学院的57名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参加了会议。
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林宇出席会议并指出,国家开放大学的运作应该真正依靠“开放教育”
他从什么是开放教育、什么是开放教育、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开放教育
林宇副主席强调,开放教育应该面向全社会,是社会人力资源的再开发。
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优势,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实用、适用、知名的课程资源,以及评价合理、保障有力、便捷灵活、上门服务、优质教学的服务。
在招生方面,要考虑如何定位自己的学生市场,转变思维,抓住机遇。
在人才培养方面,质量标准不明确,质量提升缺乏基本合规性,导致“软教学、疏管理”的局面
为了打磨民族品牌,一方面要贯彻“学习战略”、“学习”、“学习”的方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督导教学、管理和学习活动,加强基层教学单位管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教学督导。另一方面,要深化教学改革,改变目前强调课程,忽视专业,忽视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持,忽视适合成人的“粒化”教学问题。
叶志宏院长从“了解需求”、“多层次”、“加强学科建设”、“国际化”等角度谈了专业建设的发展。他建议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有序发展。
提高质量、创优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科建设,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逐步提高办学水平,逐步走向国际化。
教师在组建教学团队和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转变角色和职能。
要使中国国际教育成为特色专业,必须加强学科建设。
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国际教育和北京语言大学高级专家吴教授作题为“世界华文教育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
吴教授深入分析了世界汉语教育产业的发展,指出开放大学正面临着发展中国国际教育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汉语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性语言。
在这种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中国开放大学应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深入思考如何发展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它可以与中国教育深度融合,如何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运作,如何使教学资源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使行业与中国教育部门深度合作。
会上,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司从“开展的工作”、“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资源”、“教学团队”等方面对我国国际教育专业建设进行了汇报
哈尔滨分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刘建国与西安分行语法艺术教育部主任宋风分享了他们在国际汉语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
通过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工作介绍和分享,与会者看到,中国国际教育的先进实践在开放大学体系中取得了足够的成就。开设该专业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经验丰富。
与会教师就中国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才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拓宽思路,充分考虑不同背景的人的学习需求,从而明确界定中国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市场细分。
通过讨论,与会者明确了当前课程资源的建设,建议系统内教师加入课程教学团队,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会人员提出了就业、培养方式、职业证书对接等建议。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聚集了系统的力量,促进了远程教育支持下的国际教育专业在中国的联合办学。
(图片:王力)中国矿业教育网声明本课题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400-023-3012删除。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业 上一篇:2020年人文教学部在成都召开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下一篇:网络远程教育和函授哪个好-广东学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