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原名万家宝,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写过《雷雨》《日出》《远野》《北京人》等名著。
日出(节选)
曹禺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课文节选自《日出》第二幕。 2.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黄省三、潘月亭和李石清性格的刻画,对旧中国人吃人的社会真相和罪恶的制度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概括。 3.人物分析 黄省三是被银行经理潘月亭裁员的小职员,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他老实善良,体弱胆小,安分守己,谨小慎微,只知干事,对资本家先前抱有幻想,最后发展为反抗斥责。他被辞退的原因:一是没有后台。二是已被银行榨干了油水。三是只知道安分守己傻干苦干。这是当时那个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结果。后因哀求被打,毒死三个儿女,求死不成,被逼成疯子。黄省三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小职员的苦难生活。作者有意将他穿插在纸醉金迷、荒淫无耻的人们中,在强烈的对比中,深刻揭露了潘月亭这样的剥削者们的享乐生活正是建立在对黄省三之类老实善良的弱者的残酷压榨的基础之上的,从而有力地揭示了剧本“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主题。 李石清:虽然他并不是资本家,只是银行的职员,但是他的思想和性格,完全属于卑劣、冷酷、无情的市侩类型。阴险狡猾的实力小人李石清,他也难逃厄运,儿子病死,自己最后也被潘月亭辞退,成了又一个黄省三,他与黄省三的命运,其实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关系。这也是当时那个罪恶社会的写照。 潘月亭:银行家,唯利是图,阴险狠毒,压迫剥削银行职员,辞退黄省三便是事实。一“推”、一“拉”、一“滚”足以表现他的性格。 4.个性化的语言 本场人物的语言极具个性化。黄省三性格懦弱、善良,因此他的语言是断断续续,低声乞求,踌躇的。李石清的语言反映了他性格中狠毒阴冷的一面,有居高临下的斥责,也不乏调侃狡黠的排比句式问句。潘月亭本场中说的话不多,他不断地对黄省三喊“滚!”正是其凶残狠毒性格的体现。 5.人物性格冲突推进剧情发展曹禺在塑造人物时,主要是在冲突中表现不同的人物,人物的性格在紧张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日出》最成功的部分。在他的作品中,作者描述了黄省三和李世清之间的两次主要冲突。第一次,黄省三被银行开除,来找李世清求情,但李世清对黄省三非常冷淡。人物一出现,就只有几次对话,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冲突就凸显出来了。黄省三演奏时“胆小”,说话时“腼腆”和“无力”。他只是一味的乞求。可见他的性格很软弱。李世清“冷冷地”和“令人恼火地”指责和嘲笑黄省三,对黄省三的苦难毫无同情。他的话显示了他的冷酷无情。第二次,李世清向绝望的黄省三指出了“三条出路”:第一,“拉洋车”,第二,“上街讨饭”,第三,“偷东西”。为了充分表现人物性格,作者多次使用潜台词,产生了突出的戏剧效果。对于一个生病虚弱的职员来说,这就像把黄省三推向了死胡同。果然,当黄省三说他做不到李世清说的三件事时,李世清生气地说,“你是个大废物”,“这个世界没有为你这样的人准备好”。这一长串话充分暴露了李世清险恶而卑鄙的思想性格。最后,他让黄省三跳楼自杀。两人之间的这两次巨大冲突使得人物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李石清和黄省三的人物塑造更加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经验专升本分享统招专升本 上一篇:2018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名家名篇赏析之《麦琪的礼物》 下一篇:2018年普通专升本:大学语文名家名篇赏析之《长亭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