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专业考试政策发布。为了帮助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以下乐贞老师编写了《2021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考试/体育课/休闲体育/运动康复》的考试须知,考生可以在考试前认真查阅。
2021年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指导与管理/体育/休闲体育/运动康复专业考试解读
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专项考试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由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两个科目组成。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两科考试总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专项测试分为100米、立定三级跳远、铅球(男子5公斤、女子4公斤)三个项目,各占40分,总分120分。
靠前部分:理论考试
一、运动解剖学
一、课程介绍
一、内容概述及要求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教育/社会运动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属于形态学课程,与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测量与评价、运动创伤、运动康复、健康按摩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阐述了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状和结构,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青少年解剖结构的特点,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在大学学习后,学生应该了解人体的组成(细胞和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器官、系统和人体的组成);掌握运动系统(骨骼、关节、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全身骨骼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主要关节的结构、功能和运动;主要肌肉的位置和功能;肌肉工作原理、动作形态学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掌握内脏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器官功能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系统(掌握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结构和分布);了解感觉器官(感受器和感受器)的概念和组成;视觉器官、前庭耳蜗和本体感受器的位置、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了解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点;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功能);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的发生;人类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幼儿的解剖结构特征;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采取闭卷和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真假题、空题和简答题,总分60分。
二.知识要点和评估要求
一.导言
(一)知识要点
1.运动解剖学的定义、现状及研究范畴。
2.人体基本构成。
3.常用解剖学习语。
(2)评估要求
1.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发展历史,掌握运动解剖学的研究范畴和意义。
2.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
3.掌握方位术语、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人体基面、基轴等概念。
二、骨与骨的联系
(一)知识要点
1.骨的分类、结构和特征。
2.接头的主要和辅助结构。
3.关节的分类和运动形式。
4.关节运动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2)评估要求
1.了解骨骼的数量和运动对骨骼形态结构的影响,掌握骨骼的分类、结构和特点。
2.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辅助结构、分类和运动形式。
3.了解和掌握关节运动的范围及其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对关节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4.掌握基本概念:屈伸、内收外展、回转(旋转)、圆周旋转、水平屈伸。
第三,骨骼肌
(一)知识要点
1.躯干、上肢和下肢主要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位置、起止和功能。
2.骨骼肌的工作性质和合作关系。
3.多关节肌肉的工作特性。
4.影响肌肉力量的解剖学因素。
5.掌握基本概念:肌肉的工作条件,肌肉的初始长度,动功和静功。
(2)评估要求
1.了解骨骼肌的分类和命名,掌握躯干、上肢和下肢主要骨骼肌的形态结构、位置、起止和功能。
2.掌握骨骼肌的工作术语,骨骼肌的工作性质和合作关系。
3.了解多关节肌肉的工作特点,掌握发展骨骼肌力量和延展性的一般原理。
4.运动的解剖学分析
(一)知识要点
1.运动解剖学分析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
2.运动的解剖学分析。
(2)评估要求
1.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可以对运动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
2.掌握基本概念:原动、拮抗、固着、中和。
3.掌握常见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动词 (verb的缩写)消化系统
(一)知识要点
1.内脏器官的定义、特征和组成。
2.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小肠的位置、分割、结构特征和功能。
4.肝脏的位置、形状、结构、血管和功能。
(2)评估要求
1.了解内脏,包括系统及其主要功能。
2.了解和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小肠和肝脏的位置、结构特征和功能。
第六,呼吸系统
(一)知识要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肺的位置、形状、一般结构和功能。
3.小叶肺与气血屏障。
(2)评估要求
1.掌握呼吸道气体传播的过程。
2.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血液循环。
七.泌尿系统
(一)知识要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肾的位置、形状、结构和功能。
3.掌握基本概念:肾单位、初尿、终尿。
(2)评估要求
1.掌握肾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
2.通过泌尿系统的组成,可以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八.血管系统
(一)知识要点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心脏的位置、形状和结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
3.心脏传导系统的概念,滋养心脏的动脉。
4.人体主要动脉分支及分布范围。
(2)评估要求
1.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充分了解结构特点。
2.掌握心脏的位置、形状和结构以及体循环的过程。
3.掌握主要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范围,了解压迫止血部位。
4.了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九.感觉器官
(一)知识要点
1.视觉器官和前庭耳蜗的结构和功能。
2.眼球壁各部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眼球的屈光装置。
3.耳朵各部分的划分、形态结构和功能。
4.掌握基本概念:感受器、感觉器官、本体感受器。
(2)评估要求
1.掌握眼壁各部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掌握眼球的屈光装置。
3.掌握内耳的位置和划分,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的形状和功能。
X.神经系统
(一)知识要点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常用术语。
2.脑干的组成和功能。
3.脊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2)评估要求
1.了解脑干的成分;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功能。
2.了解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3.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常用术语,大脑内部结构,皮层功能区。
4.掌握脊髓的结构和功能;运动传导路径。
XI。内分泌器官
(一)知识要点
1.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胰岛和性腺的形状和位置。
2.内分泌功能。
(2)评估要求
1.了解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胰岛、性腺的形态和位置。
2.了解内分泌的功能。
第二,运动生理学
一、课程介绍
一、内容概述及要求
运动生理学考试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运动康复专业专业基础课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在基本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过程的科学。
参加运动生理学专业考试的考生,为了适应专升本后的深造,需要具备以下知识: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骨骼肌功能、血液与运动、循环功能与运动、呼吸功能与运动、运动时的供能与运动能力、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与训练、肌肉活动的神经调节与运动技能的形成、内分泌功能与运动、运动时人体机能的变化。
为了方便考生掌握考核内容,每个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分为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理解:要求考生准确复述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理解:要求考生合理解释运动生理学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掌握:要求考生运用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分析运动训练、运动健身、运动康复等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采取闭卷和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真假题、空题和简答题,总分60分。
二.知识要点和评估要求
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知识范围
运动生理学与人体生理学的关系,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2.评估要求
(1)了解运动生理学与人体生理学的关系。
(2)了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知识范围
动物实验(急性实验、慢性实验)、人体实验(运动场实验、实验室实验)。
2.评估要求
(1)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2)掌握不同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三)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1.知识范围
运动生理学研究中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运动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
2.评估要求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等学科发展的关系。
第二,骨骼肌功能
(一)肌纤维的精细结构
1.知识范围
肌原纤维、肌节、肌丝的分子组成(粗肌丝、细肌丝)、肌管系统(横小管系统、纵小管系统、三小管)。
2.评估要求
(1)了解肌原纤维、肌段、三重管的概念。
(2)了解肌原纤维、肌节、亮带、暗带、粗肌丝、细丝、横小管、纵小管、三重管之间的关系。
(3)掌握肌丝的分子组成。
(二)骨骼肌的兴奋和收缩
1.知识范围
骨骼肌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骨骼肌收缩的肌丝滑动理论,骨骼肌收缩过程的分子机制,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
2.评估要求
(1)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
(2)了解肌丝滑行理论的基本内容。
(3)了解骨骼肌收缩时钙离子、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4)掌握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可以举例说明各种收缩形式在运动实践中的表现和作用。
(3)肌纤维类型和运动能力
1.知识范围
肌纤维类型的分类,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特征、代谢特征),以及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
2.评估要求
(1)了解肌纤维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2)掌握肌肉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3)掌握长期运动训练对肌肉纤维形态和代谢的影响。
第三,血液和运动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知识范围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的功能(运输、缓冲、防御和保护)。
2.评估要求
(1)了解血液的组成和红细胞体积的概念。
(2)了解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的正常值。
(3)了解血浆成分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运输、酸碱平衡、防御和保护中的作用。
(二)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1.知识范围
运动对循环血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的影响。
2.评估要求
(1)了解运动对循环血量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
(2)了解运动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
(3)了解运动对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
第四,循环功能与锻炼
(a)心脏生理学
1.知识范围
心动周期、心率、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分钟输出量、心脏指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评估要求
(1)了解心动周期、心率、每搏量、射血分数、分钟输出量、心脏指数等概念。
(2)了解心率、每搏量与分钟输出量的关系。
(3)掌握每搏量、射血分数、分钟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在评价心脏泵血功能中的作用。
(4)掌握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2)血管生理学
1.知识范围
动脉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静脉血容量的因素。
2.评估要求
(1)了解动脉血压的概念,知道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2)了解血管内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在形成动脉血压中的作用。
(3)了解每搏量、心率、外周阻力、动脉弹性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4)了解心肌收缩力、骨骼肌收缩、呼吸、体位等的影响。静脉血量。
(三)运动训练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1.知识范围
心率、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对运动的反应,心脏形态和功能对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
2.评估要求
(1)了解运动时中心率、心输出量、动脉血压的变化。
(2)了解长期运动训练对心率、心脏形态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3)掌握测量心率和血压在评价运动强度和指导运动训练中的意义。
动词 (verb的缩写)呼吸功能和锻炼
(a)呼吸运动和肺通气
1.知识范围
呼吸过程有三个环节:肺通气、肺通气、组织通气、肺通气、肺泡通气、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
2.评估要求
(1)了解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及其关系。
(2)了解肺通气、肺通气、组织通气、肺通气、肺泡通气、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的概念。
(3)掌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在肺通气功能评价中的意义。
(2)气体交换和运输
1.知识范围
气体交换原理、氧的运输形式、血红蛋白氧容量、血红蛋白氧含量、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
2.评估要求
(1)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
(2)了解血红蛋白氧容量、血红蛋白氧含量、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等概念。
(3)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肺及组织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4)掌握氧解离曲线各段的特征和功能意义。
(3)运动时合理的呼吸
1.知识范围
运动时呼吸的变化,提高肺通气速度和肺泡通气量的方法,呼吸与技术动作的协调。
2.评估要求
(1)了解运动过程中肺通气量、呼吸频率、肺通气量、组织通气功能的变化。
(2)运动时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和原则。
第六,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和运动能力
(一)人体三大能量系统
1.知识范围
三种能量系统(磷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及其供能特点,以及运动项目、持续时间和强度与三种供能系统的关系。
2.评估要求
(1)了解磷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好氧氧化供能系统的概念。
(2)了解ATP生成和供应中三大功能系统的特点。
(3)把握运动项目、持续时间和强度与三大功能系统的关系。
(二)有氧工作能力的评价与训练
1.知识范围
有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有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2.评估要求
(1)了解有氧工作能力、最大摄氧量、乳酸门槛等概念。
(2)了解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3)了解最大摄氧量、乳酸阈与有氧工作能力的关系。
(4)了解测量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5)了解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三)无氧工作能力的评价和训练
1.知识范围
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2.评估要求
(1)了解无氧工作能力和无氧功率的概念。
(2)了解ATP和CP含量、糖原含量、糖酵解酶活性、调节代谢过程的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影响无氧工作能力的原理。
(3)了解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七、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及训练
(一)肌肉力量的生理基础
1.知识范围
力量素质的概念和分类(静态力量、动态力量、绝对肌肉力量、相对肌肉力量、爆发力)、影响肌肉力量的肌源性因素(肌肉截面积、肌纤维类型、肌肉初始长度)、影响肌肉力量的神经源性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运动中枢对肌肉活动的协调控制能力)、影响肌肉力量的代谢性因素(肌肉收缩时的能量供应等)。),
2.评估要求
(1)了解力量素质的分类和概念。
(2)了解肌肉、神经调节、能量供应、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原理。
(二)肌肉力量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1.知识要点
力量训练原则(过载原则、递增负荷原则、专业化原则、合理安排顺序原则、合理间隔原则等。),以及常见的力量训练方法(等长运动、等长运动、等速运动、超等长运动等。).
2.评估要求
(1)了解肌肉训练的原理。
(2)掌握肌肉训练的常用方法。
八、肌肉活动的神经调节和运动技能的形成
(a)肌肉活动的神经调节
1.知识范围
紧张反射(相位紧张反射、紧张紧张反射)、状态反射
2.评估要求
(1)了解拉伸反射和状态反射的概念。
(2)了解拉伸反射和状态反射在姿势调整中的作用。
(二)运动技能的形成
1.知识范围
运动技能的概念,运动力量的刻板印象,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的外在表现和生理原因。
2.评估要求
(1)了解运动技能的概念以及运动技能、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2)了解运动技能与运动权力刻板印象的关系。
(3)掌握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的外在表现和生理原因。
九.内分泌功能与运动
(一)激素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1.知识范围
激素的分类,激素的一般生理功能,激素功能的特点。
2.评估要求
(1)了解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在功能和机制上的差异。
(2)了解激素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生长繁殖、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一般作用。
(2)与运动有关的重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1.知识范围
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睾酮。
2.评估要求
(1)了解上述激素分泌细胞或器官(列在知识范围内)。
(2)掌握上述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异常分泌的主要表现。
(三)运动的激素反应和适应
1.知识范围
主要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睾酮等。)应对一次性急性运动,适应长期运动训练。
2.评估要求
(1)了解一次性急性运动引起的内分泌功能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2)了解人体内分泌功能对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X.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的变化
(a)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
1.知识范围
赛前状态的概念、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制、赛前状态的类型及其调节原则、准备活动的生理功能、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果的因素。
2.评估要求
(1)了解赛前状态的概念。
(2)了解赛前状态的主要表现和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
(3)掌握赛前状态的类型及其调整措施。
(4)了解准备活动的生理功能。
(5)掌握正式练习或比赛的内容、强度、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对准备活动生理效果的影响。
(二)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1.知识范围
进入工作状态的概念,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机制,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极点”的概念,产生“极点”的原因,影响“极点”出现的因素,“第二次呼吸”的概念,产生“第二次呼吸”的原因,稳定状态、真稳定状态、假稳定状态的概念。
2.评估要求
(1)了解进入工作状态的概念,了解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机制,掌握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
(2)了解“极点”的概念,了解“极点”产生的原因,掌握减少“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
(3)理解“第二次呼吸”的概念,理解“第二次呼吸”的生理机制,掌握影响“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4)了解稳定状态的概念和真稳定状态与假稳定状态的区别。
(三)运动疲劳
1.知识范围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运动性疲劳的分类,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特征。
2.评估要求
(1)了解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衰竭理论、阻滞理论、内环境稳定失衡理论、保护性抑制理论、自由基理论、突变理论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或实验基础。
(3)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特征,尤其是代谢类型不同的运动项目。
(4)回收过程
1.知识范围
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则(运动中恢复、运动后恢复、过度恢复)、身体能量储备的恢复(磷酸原的恢复、肌糖原储备的恢复、氧化型肌球蛋白的恢复、乳酸的再利用)、促进功能恢复的措施(活动措施、营养措施、睡眠、物理措施等)。).
2.评估要求
(1)理解过度恢复的概念。
(2)把握回收过程不同阶段的回收特点和过度回收的现实意义。
(3)了解磷酸原、肌糖原、氧合血红蛋白的回收特性和乳酸再利用的生理过程。
(4)掌握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
第二部分:专项测试
I .测试说明
1.专项考试内容:100米,立定三级跳远,铅球(男子5公斤,女子4公斤)。
二.评分标准:每次专项考试100分,最终得分=体育专项成绩*40%。三项总分120分。
三、考核指标分为量化指标。要求每个项目考核测量(计数计时)人员不少于三人,计算结果按项目评分表折算成分数,并采用较低的原则,即未达到一定等级评分标准的按较低等级标准评分。考生量化指标得分低于评分表最低值,得0分。
4.考试分组:微机随机分组。
动词 (verb的缩写)检验要求:按照公告时间进行检验,三次不点名视为自动放弃检验。
六、径赛项目考试时,对每组靠前次起跑犯规的考生应给予警告,只允许考生有一次起跑犯规而不被取消资格,同一组的一名或多名考生每次起跑犯规后,将取消该考生参加本次比赛的资格。
七、田赛项目考试,每个考生有三次试跳或试推测的机会,记住最好的成绩折算成分数。
二.评分标准
男子100米评分表
女子100米评分表
2021年河北专业课考试时间是4月24日,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考生一定要好好准备考试。2021年河北专业课视频课程更新。考生可以登录乐贞教育提前观看和复习。考生也可以在考前找到更多今年河北专业课的真题,争取考出好成绩。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河北专接本专接本 上一篇:2021年天津体育学院专升本考试考生防疫与安全须知 下一篇:福建专升本跨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