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复习之文学常识单选练习题(二)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6-15

语文和英语都是累积科目,需要长期提高。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在专科生语文考试中经常考的文学常识单项选择题。让我们一起练习。

1.主张“民为贵,国为次,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左秋明

2.《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集,有诗305首,史称“诗”或“诗三百首”。本书以音乐为基础,分为()

A.三段论

B.风,优雅,赞美

C.感应

D.演绎法

3.东晋著名诗人,创立田园诗派;诗风平淡自然,但古朴华丽,平淡醇厚。他的诗《饮酒》中有一句名言:“山色日臻佳境,鸟语相谐。这里面是有真意的,想辩解的时候都忘了自己的话。”这位诗人是()

A.刘协

B.曹操

C.钟嵘

D.陶渊明

4.是一首可以一起唱的格律诗,一般是按照某个曲谱的谱来填的,比如《于美人》、《蝶恋花》、《林玉令》;歌词在句数、字数、层次、押韵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因为盛于唐末五代,盛于宋代,所以这种诗歌体裁常被称为()

A.元曲

B.现代诗歌

C.古诗

D.宋词

5.中国现代小说的创始人是()

A.沈从文

B.茅盾

C.鲁迅

D.巴金

6.中唐时期,他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骈文,提倡秦汉散文。崇尚文学以载道,要求言有实质,言必出,其文学卓尔不群,独树一帜,被苏轼誉为“文学八代之衰”。代表作有《送孟冬野序》、《张仲诚后传》。他的名字是()

A.欧阳修

B.苏轼

C.孟子

D.韩愈

7.这种风格的诗歌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它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分为五言和七言。以八句为框架,每句都有一定的平仄平行格式,两句押韵。这种诗歌体裁叫做()

A.乐府诗

B.常规诗歌

C.演唱风格

D.楚辞

8.以下不属于儒家经典《四书》的作品是()

A.大学

B.中庸之道

C.《诗经》

D.论语

9.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议论文中,从一般原理出发,通过一定的逻辑推导得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A.感应

B.类似

C.类似

D.演绎法

10.是汉代形成的特殊风格。它起源于楚辞,受先秦散文的影响,内容以歌功颂德为主,布局、比较、夸张、追求修辞的手法,为宫廷贵族服务。是()

A.傅;饲料单位

B.歌曲

C.话

D.夸脱(quart的缩写)

参考答案

1.【解析】B,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崇尚“仁政”,提出“民为贵,国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解析】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305首,以音乐为本位,分为体、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的歌谣。雅是周人的音,分为和大牙;颂歌是周王室和贵族祠堂的音乐歌曲。

3.【解析】D,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创作大量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朴实自然,冲淡平和。著名的诗歌有《饮酒》、《归园》等。

4.【解析】D,是另一种风格的诗歌,盛于唐末五代,盛于宋代。词原称为“曲词”或“曲辞”,是一种以宴席乐填充的宋诗。标语牌是这个词的语气名称。不同的标语牌对总字数、句数、每句话字数、层次都有规定。

5.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有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早晨的花》、散文《野草》等。

6.【解析】D,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号召“文以载道”,用朴实刚健的散文代替浮华的骈文。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苏轼誉为“文学创作八代之衰”。韩愈文章雄浑有力,谈吐雄浑,语言老练,有《昌黎先生集》。著名文章有《张仲诚传》、《答李一书》、《孟冬野序》等。

7.【解析】B,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它由八个句子组成,分为四韵或五韵。中间两句对联一定是对立的,两句押韵,但第一句可以上也可以不上。分为五言七语,简称五律七律。

8.【解析】C《四书》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四书的统称;《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集,属于五经之一。

9.【阐述】D,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从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通过许多个案总结了它们的共同特点,并得出了一个总的结论。类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是基于一类事物的某种属性,推断相似的事物也应该具有这种属性。类比法用具体的事物形象地表达抽象的真理。

10.【解析】A,赋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赋体,分为大赋和小赋,讲究叙述、文采、对仗和节奏。一般采用主宾问答、抑客延主的结构句式,内容多反映皇家猎马、中国宫廷豪华宴席、武功威望等。在整个汉代,大赋是主要的文体形式,包括梅城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到汉末,符晓逐渐从汉赋分化出来,大赋也逐渐转型为骈文。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经验专升本分享统招专升本

上一篇:专升本语文复习之文学常识单选练习题(一)                  下一篇:专升本学习效率不高没有关系!这些复习技巧更事半功倍!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