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系统解剖学考试大纲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5-03

今天小编乐贞教育分享了《江西省高考考生系统解剖学复习大纲》。需要的童鞋可以收藏。

靠前章骨学

【考试重点】

1.一般:骨骼的概念;骨的分类;骨表面形态(自学);骨骼的结构;骨骼的理化特性;骨骼的发生和发展;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

2.轴骨架

(1)躯干骨:躯干骨的成分;椎骨的划分,椎骨的一般形状,以及每块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形态结构;肋骨的组成、分类和形态结构。

(2)头盖骨:头盖骨的组成和分类;脑颅的组成和分类,头盖骨和颅底的组成,额骨、筛骨、蝶骨、颞骨、枕骨、顶骨的形态结构;面颅骨的组成和分类,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下颌骨、犁骨、腭骨、舌骨的形态结构;颅骨全视图(俯视图、颅底内视图、颅底外视图、颅骨侧视图);眼眶、骨性鼻腔、副鼻窦、骨性口腔;新生儿颅骨的特点及其出生后的变化。

3.附加骨骼

(1)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和肩胛骨的形状和结构),游离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的形状和结构)。

(2)下肢骨:下肢骨(髋骨、坐骨和耻骨)和游离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脚骨)。

第二章关节学

【考试重点】

1.概述:骨整合的概念和分类。直接连接:纤维连接、软骨连接、骨整合的概念。间接连接:滑膜关节或关节的概念,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和分类。

2.轴骨连接:躯干骨的连接(脊柱的构成,椎骨间连接的概念和分类。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和意义,前后纵韧带的位置和功能,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和关节突关节的构成,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胸腔的构成,肋椎关节和胸椎肋关节的构成,胸腔的整体观和运动)。颅骨的连接分类、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关节类型和运动方式。

3.附着骨连接:上肢骨连接的概念,胸锁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方式,肩锁关节的构成,喙肩弓的构成及功能。肩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肘关节的组成、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前臂骨间膜的概念和应用意义,桡尺远侧关节的组成,前臂旋前旋后的概念,各手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式。下肢骨骼的连接概念,耻骨联合、骶髂带、骶骨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坐骨孔的构成,骨盆构成,大小骨盆及其分界线,性别差异与功能,髋关节构成,形态结构特征与运动方式,膝关节构成,形态结构特征与运动方式;腿骨之间的连接构成、踝关节构成、形态结构特征和运动方式;足部各关节的构成,足内翻和外翻的概念,足弓的构成和功能。

第三章肌肉学

【考试重点】

1.概述:骨骼肌或随意肌的概念。肌肉的形状和结构,肌肉的开始、停止、搭配和功能,肌肉的命名,肌肉的辅助装置。

2.头肌的划分、面肌(壁肌、眼轮匝肌、颊肌、口轮匝肌等)的分布和功能。),以及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位置和功能。

3.颈部肌肉分组。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功能,颈前肌的分组和功能,颈深肌的分组和功能,斜角肌间隙的概念。

4.躯干肌群,浅、深背肌的位置和功能。胸肌分组,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功能。横膈膜位置、形态结构、特征和功能。腹肌群,前外侧肌和后外侧肌的位置和功能,腹部的局部结构。

5.上肢肌群,上肢肌群的位置和功能,以及“肌腱套”的概念。手臂前后肌的位置和功能,前臂前后肌的分层、位置和功能,手部肌肉的分组,内侧、外侧和中间肌肉的位置和功能。

6.下肢肌肉分组,前后臀部肌肉的位置和功能,前、后、大腿内侧肌肉的位置和功能,前、后、小腿外侧肌肉的位置和功能,足部肌肉分组。

第四章概述

【考试重点】

1.内脏器官的概念、组成和一般结构特征。

2.胸腹部分界线。

第五章消化系统

【考试重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口腔

(1)口腔的状态和分支以及腭的形状。

(2)咽峡的构成。

(3)牙齿的类型和排列(乳牙和恒牙的牙型),牙齿的形状和结构,牙齿组织和牙周组织的组成。牙周组织的概念。

(4)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舌肌的分布和功能,颏舌肌的起止。

(5)大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

吞咽

(1)咽的位置、划分、形态和交通。

(2)腭扁桃体的位置;咽淋巴环的组成。

4.食道

食管的位置和分支、食管三条狭窄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5.胃

(1)胃的形状、分区和位置,胃壁的结构。

6.小肠

(1)小肠的分裂。

(2)十二指肠的位置、划分和形态结构,十二指肠韧带的位置。

(3)空,回肠的位置,形态结构特征。梅克尔憩室的位置。

7.大肠

(1)大肠的划分和形态特征。

(2)盲肠和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体表投影。阑尾的常见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3)结肠的划分及各部分的位置。

(4)直肠的位置和形态,肛管直肠环的组成。

(5)肛管的位置和形状。

8.肝脏和肝外胆道

(1)肝脏的形态学,肝门和肝蒂的概念。肝的位置,上下边界的投影。肝脏的分割和分割。肝段的概念。

(2)肝外胆道的构成。

(3)胆囊的位置和形态;胆囊底面体表投影。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4)胆管的组成、胆汁的产生部位和排出途径。肝和胰腺壶腹的概念。

9.胰腺

胰腺的位置、形状和分支以及胰管的开口。

第六章呼吸系统

【考试重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划分及各部分的形态结构。副鼻窦的位置和开口,以及各副鼻窦的形态特征。

3.喉的位置、形状和分支。甲状腺软骨的形态结构和连接以及喉肌的位置和功能。活体喉和声门的形态学变化。声门的概念。

4.气管的位置和结构特征。左、右支气管的形态学差异。

5.肺的形状、位置和分叶。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6.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布和划分及胸膜凹陷的位置。胸膜和肺的表面投影。

7.纵隔的概念、区别和构成。

第七章泌尿系统

【考试重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肾的位置、形状和结构。

3.肾被膜和固定因子。肾段和肾表面投影的概念。

4.输尿管的形状和划分,各部分的位置,输尿管的狭窄程度。输尿管主要毗邻盆腔区(尤其女性)。

5.膀胱的形状和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征。

6.膀胱位置和膀胱壁结构的年龄变化。

7.女性尿道的形态特征及开口位置。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考试重点】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睾丸和附睾的形状和位置。

3.睾丸和附睾的结构,以及睾丸的下降过程。

4.输精管的形态特征、分裂和行为。精索的组成和位置。

5.射精管的合成、行为和开放。

6.前列腺的形状、位置和主要毗邻关系。前列腺病变、包膜和年龄变化。

7.精囊的形状和位置。球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

8.阴茎的分裂和构成。阴茎海绵体的结构和阴茎皮肤的特征。

9.男性尿道的分裂、狭窄、扩大和弯曲。

10.阴囊的形状和结构。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考试重点】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卵巢的形状、位置和固定装置。卵巢年龄变化。

3.输卵管的位置、分裂和形态。

4.子宫的形态划分、位置和固定装置。子宫壁结构与子宫年龄变化。

5.阴道的形状和位置以及阴道穹窿的构成和毗邻。

6.阴道前庭的概念。阴道口和尿道口的位置,女性外阴的形状和结构。

附件:乳房

1.女性乳房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不同时期女性乳房的变化。

2.女性乳房的位置。

附:会阴

1.会阴的概念和区别。肛提肌和尾骨肌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2.骨盆横膈膜和泌尿生殖横膈膜的位置、形状、组成和通过器官。坐骨直肠窝的位置和组成,会阴浅间隙和会阴深间隙的概念。

第十章腹膜

【考试重点】

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及腹膜的功能。腹膜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

2.大网膜的位置和小网膜的位置和分割。网膜的组成和功能,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

3.每个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十二指肠悬韧带和肝胃韧带的名称和位置。

4.直肠前突和直肠前突的位置。腹膜皱襞和腹膜隐窝。腹膜腔的分隔和间隙。

第二章XI心血管系统

【考试重点】

1.总论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2)血管吻合术及其功能意义

2.心脏

(1)心脏的位置、形状和毗邻

(2)心腔

(3)心脏的结构

(4)心脏传导系统

(5)心脏的血管

(6)心包。

(7)心脏体表投影

3.动脉

(1)肺循环动脉

(2)体循环动脉

4.静脉

(1)肺循环静脉

(2)全身静脉

第十二章淋巴系统

【考试重点】

1.总论

(1)淋巴管

(2)淋巴组织

(3)淋巴器官

2.淋巴导管

(1)胸导管

(2)右淋巴管

3.淋巴结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1)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2)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3)胸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4)下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5)盆腔淋巴管和淋巴结

(6)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4.一些重要器官的淋巴引流

(1)咽淋巴引流

(2)喉淋巴引流

(3)肺淋巴引流

(4)食管淋巴引流

(5)胃淋巴引流

(6)肝脏淋巴引流

(7)直肠和肛管的淋巴引流

(8)子宫淋巴引流

(9)乳房淋巴引流

5.胸腺

6.脾

第13章传感器概述

【考试重点】

1.受体和感受器

(1)受体和感受器的概念

(2)受体的分类

第十四章视觉设备

【考试重点】

1.视觉器官的构成

2.眼睛

(1)眼球的形状。

(2)眼壁的层次、划分、结构和功能。

(3)眼球内容物的组成、眼腔的位置、房水的位置及其循环途径。

(4)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状和位置。

3.眼睛附件

(1)眼附属器的组成和功能,眼睑的形态结构,结膜的分裂。

(2)泪器的组成。泪腺位置,泪道组成,开口位置。

(3)眼外肌的名称和功能。

(4)眶脂肪体和眶筋膜。

(5)眼动脉的起源、主要分支和分布,眼静脉的回流。

第十五章前庭和耳蜗器官

【考试重点】

1.前庭耳蜗器官的划分和功能。

2.外耳

(1)外耳的组成、外耳道的位置、形状和划分以及婴儿外耳道的特点。

(2)鼓膜的形态、位置和划分。光锥的概念。

3.中耳

(1)中耳的构成。

(2)鼓室的位置、六壁的主要形态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和临床意义。鼓室的内容,听小骨的名称和排列。

(3)咽鼓管的位置、划分、开口位置和功能,以及儿童咽鼓管的特点。

(4)乳突窦和乳突腔的位置。

4.内耳

(1)内耳的位置和划分。

(2)骨迷路的划分和形态。

(3)膜迷路各部分的形态和功能。

(4)听觉和位置感受器的位置和功能。

5.声波的传播路径。

第十六章神经病学概述

【考试重点】

1.神经系统的划分,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和突触的概念。

3.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突起和细胞体)和功能。

4.神经纤维、神经、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概念。

5.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考试重点】

1.脊髓

(1)脊髓的位置和形态:脊髓圆锥的概念,颈部增大和腰骶部增大的概念。脊髓表面裂隙的名称,马尾的概念。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脊髓内部结构:灰质的概念和分层;前角、后角和正中带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和主要功能;细束、楔形束、脊髓小脑束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来源、位置、走行特点、功能和损伤后表现。外侧和前皮质脊髓束的纤维来源、位置、走行特点和功能及其损伤后的表现。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壁脊髓束和内侧纵束的位置和功能。

(3)脊髓的功能,脊髓反射的概念和类型。

2.脑

(1)脑干:脑干内部结构的一般分布特征,脑神经核在脑干中的排列以及主要核的位置。上升和下降方向主要纤维束的名称、位置和功能。第四脑室的位置、形态、交通,第四脑室底的重要结构。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定位、划分及功能意义。

(2)小脑:小脑位置、表面形态特征、分区(蚓部和小脑半球)、小叶(血管球结节、前后叶)及其主要功能。小脑扁桃体的定位及其临床意义。小脑的内部结构特征。三对脚与小脑中央核的一般联系。

(3)间脑:间脑的定位和划分。丘脑的位置、分裂和主要核团。丘脑腹内侧核、腹内侧核和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和性质。下丘脑的组成及其主要核团的功能。第三脑室的位置和交通。

(4)端脑:大脑半球的形状、叶、大沟、裂和回。基底神经节的位置、组成和主要功能。大脑半球白质概况,胼胝体的位置和联系。内囊的位置和分裂通过内囊内主要纤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侧脑室的定位、分支和交通。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的位置和方位关系;视觉中枢和听觉通路的位置;语言中心的位置。边缘系统的概念。

第十八章外周神经

【考试重点】

1.脊神经

(1)脊神经的组成、分裂和纤维分布。脊神经节的概念。

(2)脊神经的分支和分布特点。

(3)颈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和分布。颈丛皮支的浅部位置和分布,膈神经的组成、走行和分布。

(4)臂丛神经的组成、位置和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腋神经的起源、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5)胸前神经的组成、位置、分支及分布特点。

(6)腰丛的组成、位置和分支。股神经的走行、主要分支、分布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7)骶丛的组成、位置和分支。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形态、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2.脑神经

(1)嗅神经:颅侧部位和分布区。

(2)视神经:起源、走行、颅通路。

(3)动眼神经:其纤维组成、颅内段的形成、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功能。睫状神经节的性质和位置。

(4)滑车神经:颅内段的卒中位置,优势肌。

(5)三叉神经:半月结的位置;三叉神经的分支,各分支的性质,开颅部位和分布区域。下颌支、耳颞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的位置、主要行程和分布。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的性质和位置。

(6)展神经:颅内位置和优势肌。

(7)面神经:面神经的性质、出口通道、主要行程及分支在面部的分布。鼓索的位置和分布,下颌下神经节的性质和位置,面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8)前庭蜗神经:颅孔和分布区。

(9)舌咽神经:性质和分布区。咽支、舌支、颈内静脉窦支的性质和分布面积,茎突咽肌支、扁桃体支、鼓室神经的性质和分布面积。

(10)迷走神经:其性质、开颅通道、颈胸段的行程。迷走神经分布区。喉上神经及其分布区。左右喉返神经的位置、走行、特点、性质和分布范围。食管丛的位置和组成,胃前后支、肝支、腹支的位置和分布。

(11)副神经:出口隧道、颅段行程、受其支配的肌肉及损伤后的表现。

(12)舌下神经:舌下神经损伤后颅隧道、颈部和受神经支配的肌肉的位置以及舌的表达。

3.内脏神经系统

(1)内脏神经的划分,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2)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的特点,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的概念。交感神经的概念及其下中枢和分布,交感神经干的位置和组成,颈上段和椎前段的位置,灰白色交通支的概念。副交感神经的概念、低级中枢和分布,副交感节前纤维在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中的起源,转位位置及节后纤维支配的结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3)内脏感觉神经:分布特点,涉及疼痛的概念。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的传导途径

【考试重点】

1.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和四肢的自觉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变形特征,纤维的交叉,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2)躯干和四肢无意识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变形特征,纤维的交叉,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躯干和四肢疼痛、温度感觉、粗糙触感和压力感觉的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轮廓特征,纤维的交叉,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4)头面部疼痛、温度感觉和触摸压力感觉的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轮廓特征,纤维的交叉,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5)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的反射: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变形特征,纤维的交叉,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弧及其临床意义

(6)听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变形特征,纤维的交叉,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7)平衡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和形态

2.运动传导途径

(1)锥体系统: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皮质脊髓束的组成,行走特点,纤维的交叉,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部分皮层的成分、行走特征和纤维交叉。核上麻痹和核下麻痹的概念和临床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

(2)锥体外系的概念和组成。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胶囊、血管和脑脊液循环

【考试重点】

1.脊髓囊

(1)涂层的成分和形态特征。

(2)硬膜外腔、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齿状韧带和终池的概念。

(3)硬脑膜间隔和硬脑膜窦的概念和组成。

(4)海绵窦的结构特征。

(5)硬脑膜窦内血流。

2.大脑的胶囊

(1)脑胶囊的组成。

(2)蛛网膜下池和蛛网膜颗粒的概念。

3.大脑和脊髓血管

(1)脑动脉供应的特点。

(2)颈内动脉的走行、分支、分支及分布。

(3)椎动脉的走行、分支、分支及分布。

(4)脑动脉环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5)脊髓的动脉供应源。

(6)脑和脊髓静脉回流。

4.脑脊液及其循环

(1)脑脊液的概念、循环途径及临床意义。

(2)脑屏障的构成。

第21章内分泌系统

【考试重点】

1.内分泌腺的组成、结构特征和功能。

2.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松果体的位置。

3.与内分泌腺相关的生理功能。

使用教材:

《系统解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白淑玲英大军主编,2013

资料来源:赣南医学院招生办公室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

上一篇:2019年安徽工程大学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9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大纲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