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学常识汇总(二)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01-18

【摘要】专升本大学语文学常识有哪些?考生们一定很想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升本大学语文学常识汇总(二),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是高适的诗句。

“莫言贫贱自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是崔颢的诗句。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是岑参的诗句。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是李白《古风》中的诗句。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是王维的诗句。

王湾《江南意》颔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时序交替,有一种壮盛的气势和喜悦的情思。

代表初盛唐之交最高成就的诗,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高适《燕歌行》中的句子。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盛唐被称为 “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诗人是王昌龄。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盛唐诗兴象玲珑的特点,与盛唐人普遍采用兴会的创作方式有关。

作为概括盛唐诗总体风格的概念,“盛唐之音”是风骨遒劲、兴象玲珑、平易自然的统一。

盛唐王维的诗富于诗情、画意和音乐美,故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骈文”又名骈俪、俪文、俪偶、四六、今体、时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讲究用典和藻饰的美文。

“古文”作为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由韩愈首创。

纵观中国文学史,“古文”所指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先秦两汉的传统散文的传统散文,一是由唐宋古文家开创、后世沿用的新体古文。

骈文是丰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多种要素积淀的产物;同时,它具有对称美、含蓄美、色彩美、音乐美等美学特征。

所谓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倡扬儒学、反对佛老、提倡自然质朴的秦汉散文,反对浮靡绮丽的六朝骈文,在文体、文风和 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散***新运动。

北宋中期,欧阳修、苏轼高举唐代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文学主张,相继领导并完成了宋代古文运动,才取得了古文对骈文的最终胜利。

在一脉相承的唐宋古文运动中,有众多的作家参与其中,“唐宋八大家”,其文章被称为唐宋古文。

古文家中成就最高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和苏辙,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中国历史上素有发愤著书的传统,作家从自身的经历中认识到人生失意,于己是大不幸,于创作则极有利。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借题发挥提出了不评则鸣的观点。

苏轼则博采众长,强调辞达,主张表情达意要准确自然,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反对芜词累句。

唐宋古文语言既避免了传统散文语言的古奥,又避免了骈文语言的浮艳,走上了规范化和通俗化的道路。

韩愈重视作家的个人修养,认为道德完善和勤学苦练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两个方面。他根据孟子的“养气”说,提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的养气论。

对传统文体大胆改造之外,唐宋作家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体。如韩愈创造了解、“杂说”一类文学意味较浓的杂文新体裁。

欧阳修、苏轼开创了文赋的新形式,其中苏轼的《赤壁赋》最为有名,文中有叙事、抒情和议论,或韵或散,不拘格套,优美动人。

标签:专升本备考技巧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湖南专升本专升本技巧

上一篇:专升本大学语文学常识汇总(一)                  下一篇:2019年专升本英语作文必背句型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