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您带来自学《企业会计》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您高效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1.定额消耗比例法:是根据成品定额消耗和在产品定额消耗的比例,计算划分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2.记账汇率:是企业记账时使用的汇率。如果用变动汇率记账,一般是当天国家公布的市场汇率;固定汇率是当月1日国家公布的市场汇率或合同约定的汇率。
3.盈余公积:指按照有关规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积累基金和集体福利基金。盈余公积一般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4.双倍余额递减法:用直线法将1日率的两倍折合成一个固定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初始净值,得出每年应付折旧额。
5.制造成本: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消耗、劳动报酬及相关费用。具体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成本。
6.普通股:指对经营管理有表决权、发言权和监督权的股权,股息收入随利润增减。
7.短期投资:指可随时变现且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各种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8.盈余和折价摊销的实际利率法:根据公司债券发生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各期利息费用,然后与实际应付利息进行比较,得出各期应摊销的溢价或折价金额。
9.外商投资企业是指经中国政府批准,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中国举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0.待摊费用: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收入支出。一般是指已经支付或发生的费用,但应由本月及以后月份(不超过一年)的费用承担。其本质是递延资产。
11.长期应付款: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支付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务,如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应付款。
12.备抵法:按期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包括当期费用形成坏账准备,然后在坏账发生后冲减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的方法。
13.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收入水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总利润/净销售额×100%。
14.盘点:是指对库存、在用、在途、租赁、出借、加工的商品、在产品、半成品、成品、材料、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清点和检查。
15.在建工程:指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大修理过程中发生的未完工程支出。
16.企业破产是指债权人或者企业本身在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破产,由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其财产或者变卖财产所得分配给债权人,从而终结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过程。
17.公益金: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按照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的基金。
18.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信用销售净收入=销售收入-现金销售收入-销售退货、折扣和折扣。
19.投资收益:指从利润、股息、债券利息等对外投资收益中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净收入。
海量搞笑GIF动态图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自考《企业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六) 下一篇:自考《企业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