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作为文科专业的考试科目,需要更多的知识点让大家记忆。以下小编整理了一些需要大家记忆的知识点。请经常巩固,牢记在心!
1.学官是为官之道。培养官员是教育最重要的政治目标,良好的学习成绩是为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者学习后学习成绩不好,就没有资格当主管。
2.《大学》:这是一篇儒家学者关于大学教育的论文,强调“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因此被认为是与薛稷共同探讨大学教育规律的著作。
3.五大运动:斯巴达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治国最重要的工具。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军事体育训练把士绅贵族培养成强壮的战士。所以孩子一出生就要进行严格的体检,身体虚弱畸形的就要被抛弃。通过考试的孩子由父母而不是国家抚养到7岁。7-18岁时,男孩被送到国家教育机构,住在军营里。在此期间,他们应该接受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性的政治道德灌输和严格的身心训练,以形成勇敢、坚韧、服从和爱国的性格。基本训练项目为“五大赛”,即:跑、跳、摔、掷铁饼、投标枪。此外,骑马、游泳、格斗游戏、击剑、唱战歌也是未来士兵必须学习的。斯巴达的军事运动训练非常严格,每一个项目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终止。
4.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早期宗教教育和武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学习内容以《骑士七技》为主,忽略阅读、写作、计算等文化知识,通过灌输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服从和忠诚,培养勇敢、善于战斗、忠于主的骑士。
5.论演说家:西塞罗关于教育的主要著作,出版于公元前55年。在这本书里,他谈到了一个演说家在岁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和品格。演说家是以对话的形式写的。在书中,西塞罗虚构了克拉苏在罗马郊外的图斯基里姆的别墅里的一个聚会。参加聚会的人就演说家和口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西塞罗在他的《演说家》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演说家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演说家应该是一个能够针对当前的任何问题,按照规定的模式,适当而审慎地发表演讲,而不发表演讲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这样一个演说家,演说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能就任何问题发表恰当的演讲。一个演说家不仅要口才好,还要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20年4月广东自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呢? 下一篇:2020年10月广东省自考面向社会开考专业报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