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自学人力资源管理的考点,希望能帮助大家高效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1.人员培训的意义:
人才培养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实际工作的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多种形式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和培训的活动。
2.人员培训的意义:
(1)人才培养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②员工培训是发现、培养和发展人才的重要渠道。
③人才培养是发展社会经济的战略措施。
(4)人员培训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员和谐的重要手段。
⑤人才培养是建立优秀组织文化的有力杠杆。
3.人员培训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来划分:在职培训(非脱产)、非在职培训(脱产)、岗前培训。
从培训的组织形式来看,可以分为正规学校教育、各种短期培训课程和社会教育。
从培养目的分:学习培养、文化补习、自我修养。
从培训层次来说:高级、中级、初级培训。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培训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内容要分类整理,各有特色。
②培训要制度化,纳入国家教育计划。
③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培训体系。
④不断完善培训支撑体系。
5.培训方法的目的、内容、主要方法和基本特点:
目的:通过学习经验确认人的自动性和自律性,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双向要求,改善人际关系。
内容和方法:在与他人接触中影响他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提出在人生旅途中如何建立自我存在的设想。
基本特点:培养目标广泛,原则上没有特别的人数限制,充分保障学生交流的自主性,需要专家或顾问的指导。
6.三个潜在发展课程的特点和内容:
①“拓展训练”课程:特点:拓展训练以外化体能训练为先导,同时触及人的深层心理内涵,从而提高和拓展心理素质。内容: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自我挑战课程、领导力课程、团队建设课程。
②“魔鬼”训练课程:特点:“魔鬼”训练是一种外化的逆向“挫折”训练,通过强化训练,触动人的灵魂,开发人的潜能。
③第五次深度训练课程:特点:第五次深度训练是一次内化训练,其主要形式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
分四个部分:一是潜意识的奥秘,二是创造自我形象,三是思维和情绪,四是确定自己的目标。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20年4月自考《基础会计学》专业复习题及答案(3) 下一篇:2020年4月自考前置学历查验及课程免考网上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