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名称:基础化学
二.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三、考试方法:闭卷考试
四、考试时间:75分钟
五、试卷结构:
1.总分:100分。考试内容比例:无机化学40%左右;有机化学约占60%。
2.试题比例:选择题20分;填空题15分;真假:10分;完成反应配方15分钟;简答题20分;20分计算。
不及物动词参考书目:
1.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系。无机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徐寿昌主编辑《有机化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
七、考试的基本要求:基础化学是化工与工艺专业入学考试中的专业课考试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考试不追求偏题和怪题,以基础知识为题型的核心内容。无机化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规律、现代材料结构理论、化学热力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重要元素和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制备和用途。有机化学:要求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和重要反应机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各种官能团。
八、考试范围
(a)无机化学
靠前章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a)评估知识点:
1、化学反应热效应和热化学方程书写。
2.化学计量数和反应进程,反应热和焓变化,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焓变化。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基于分压定律和气体定律。
(2)考试要求:
1.了解反应热与反应焓变化的关系。
2.掌握热化学方程的正确写法。
3.会用Gass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化,用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化。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极限
(a)评估知识点:
1、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2.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3.影响化学平衡运动的因素。
4.化学平衡中平衡组分的计算,焓变化、熵变化和自由能变化的关系。
(2)考试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基本反应的基本概念。
2.熟悉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规律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基本概念解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特别是了解影响非均相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及其计算方法,掌握化学平衡运动规律及其相关计算。
4.掌握焓变、熵变、自由能变的关系,理解标准自由能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第三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a)评估知识点:
1.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弱酸(碱)的解离平衡和ph的计算,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和pH的计算。
2.盐水解的一般规律和水解因子,弱酸盐和弱碱盐溶液的pH计算。
3.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的规则、相关计算、沉淀形成、溶解和转化的条件。
(2)考试要求:
1、了解酸碱、酸碱质子理论和同离子效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弱酸(碱)的电离平衡和pH的计算。
3.熟悉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和盐水解。
4、掌握不溶性电解质溶度积规则及相关计算。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
(a)评估知识点: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平衡。
2.电极电位的应用,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元素电位图的应用,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2)考试要求: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平衡的基本概念。
2.熟悉原电池和电极电位的基本概念,标准电极电位的测量,标准自由能与标准电极电位的关系。
3.掌握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和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及其计算会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度,预测氧化还原反应可能的方向和顺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4、掌握元素势图及其应用。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
(a)评估知识点:
1、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和价值。
2.写核外电子的排列,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与元素周期系统的关系,原子轨道的特征,电子云的角分布。
(2)考试要求:
1.掌握如何用四个量子数确定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掌握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列遵循不相容原理、最低能量原理和亨特法则。
3.精通书写常见元素和简单离子的原子电子排列。
4.掌握元素周期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13年广东文理学院专升本《翻译与写作》(英语)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下一篇:荆楚理工学院2013年专升本《化工原理》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