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道德的基本知识;理解社会主义道德是当代的先进道德;要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确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原则,诚实守信是关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是课程内容。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道德意义。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社会功能。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的历史演变。道德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承接。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原则为基础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在诚实守信。
第四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荣辱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的含义与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意义。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向热爱祖国的人致敬,向危害祖国的人致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叛人民为耻。向追求科学的人致敬,向拒绝接受教育的人致敬。向努力工作的人致敬,向沉溺于安逸而厌恶工作的人致敬。以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向值得信赖的人致敬,向以正直换取利益的人致敬。遵纪守法者光荣,违法违纪者可耻。向坚持简朴生活和艰苦奋斗的人致敬,向沉溺于奢侈享乐的人致敬。
(三)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视荣辱观,树立荣辱观。区分光荣和耻辱。把握科学内涵。求荣避耻,践荣拒辱。
第三,评估知识点。
道德及其发展。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承接。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八)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考核要求。
道德及其发展。
1.记忆:(1)道德的含义、科学渊源和本质;(2)道德的主要功能;(3)道德的社会功能;(4)道德发展规律。
2.理解:(1)关于道德的起源有科学和非科学的观点;(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3)道德的历史发展。
3.应用:正确把握道德本质,积极发挥道德和社会作用。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1.记忆:(1)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2.理解:(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遵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应用:(1)正确认识和实践中国独惠论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2)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记忆:(1)人的意义;(2)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理解:(1)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含义;(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服务人民为重点?
3.应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记忆:(1)集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含义;(2)道德建设原则的基本内涵;(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
2.理解: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应用: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攀登更高的道德境界。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在诚实守信。
1.记忆:诚实守信的意义。
2.明白:诚实守信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
3.应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努力践行诚实守信的美德。
(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熟记:(1)荣辱观的含义和荣辱观的含义;(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含义和“八荣八耻”的内容。
2.理解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3.应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努力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编辑建议:
2014年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乐贞教育网校增加了《急诊护理》课程辅导。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第四章考试大纲自考法律基础 上一篇:2014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大纲第三章 下一篇:2014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大纲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