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写作(一)考试大纲作品阅读分析部分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01-19

作品阅读分析。

学习写作应该包括理论学习、阅读和写作练习。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理论学习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实践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本大纲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和“文体写作知识”部分,“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常被称为“理解和规定”,即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既要复述所学知识、说明道理,又要以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评价为例。在本教材每章的“阅读与训练”中,除了知识和理论的检测,也是书面材料的阅读。现在对部分文章提出以下考核要求(作为考试题目,也可以使用课后其他语言材料)。

1.《世说新语》中的三个刘义庆。

(1)熟记这是三个仁人志士的故事,讲述的是人的轶事、琐事和言谈举止。

(2)总结三个故事(《华王的利与弊》《阮瑀烧车》《祖才阮耀》)。

(3)说明三个故事如何善于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4)用主题表达的方式简要说明三个故事的共同点。

2.《童年》瞿秋白。

(1)熟记这是一篇具有抒情意味的哲学散文。

(2)简述前四首诗的含义。

(3)总结本文的主题及其深刻的现象意义。

(4)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怀念童年”“为童年祈祷”,对表达文章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3.“笑声”冰心。

①熟记这是一篇抒情散文。

(2)简要说明本文选用的材料,哪些是真实的画面,哪些是想象的产物,以及它们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3)总结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意图和理想追求。

(4)举例说明这篇文章如何善于借景抒情,充满诗意哲理。

4.永远的蝴蝶陈启佑。

(1)熟记这是一本微型小说。

(2)理解并解释标题《永远的蝴蝶》的含义。

(3)找出文章中带有“回指”的词语,说明它们在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展开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

5.衣服梁实秋。

(1)背这是一篇散文式的议论文。

(2)体验这篇文章,理解流畅、简洁、优雅的语言风格。

(3)找出一些修辞手法的例子,如比喻、夸张、对仗等,简单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

(4)找出一两段有叙述、有描写、有论述、有抒情、有解说的段落,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何组合。

6.论阅读培根。

①熟记这是一套哲学随笔。

(2)根据文章的具体观点,拟出三篇议论文的标题,均以“也谈读书”为副标题。

(3)从文章中找出一些对仗句和排比句,并简要说明它们独特的修辞效果。

7.三个“信息”

(1)辨析动态新闻的内容特征,如张学良、孙立人的生活和行动不受限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遇到克星。

(2)确定上述两条消息的线索为评论线索,并能说明原因。

(3)简要说明为什么标题“张学良和孙立人无限制地生活”的措辞不够准确,而标题“新民周刊>透视”的“苹果”不能完整概括全文?如何永久修改?

(4)简要说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遇见克星》中使用的对比背景材料的特点和作用。

8.修车的乐趣。

(1)记忆这是一种性格交流(或性格特征)。

(2)理解和阐释《修车的乐趣》的写作特点,力求写活的人物,刻画人物。

(3)辨析与解释:如果有《修车的乐趣》《奏响人生旋律完美洞庭》《医生-绅士-汽车修理工》三个题目可供选择,哪个题目更笼统,更有助于渲染和突出本文主题?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两个细节描写的例子,简要说明它们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表现力。

9.“展示公园和琐罗亚斯德教”(节选)黄永玉。

(1)熟记这是一篇叙事散文。

(2)理解并说明本文的特点,既有纪实的一面,又有典型的一面。

(3)举例说明作者如何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

(4)理解并说明本文开头的写作对于增强情节的生动性和主题的深刻性的积极作用。

10.《毗湿奴的寓言》肖福兴。

(1)记住这是一篇旅行散文。

(2)体验与阐释本文作者着重描写“维舍·施拉德”名人墓地附近的三根石柱,对反映这一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具有积极作用。

(3)说明作者如何将“景物的描写”与“意义的话题联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11.“放手是场”马南邨。

(1)背这是一种带有杂文味道的读后感受。

(2)简要说明作者与这篇“放下就是场”的短篇小说有什么联系?现实生活或革命事业中有哪些问题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

(3)详细说明本文的写作特点,思路清晰,内容全面。

12.《野草之灵》卢海空。

(1)背这是一个简短的理论。

(2)“野草”精神与笔者想肯定的中国女子垒球队的拼搏精神有哪些共同点和相似点?

(3)从材料和构思方面详细说明本文的主要特点。

13.透过希区柯克的后窗。

①熟记这是一种文学批评。

(2)简述希区柯克作品中“文化性格”的具体含义。

(3)通过简要介绍希区柯克的作品,详细说明本文作者如何为自己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

(4)简述“知人论世”的写作要求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及其对增强文章思想内容的现实针对性的积极作用。

14.《论时代精神》(节略)严。

(1)熟记这是一篇学术论文。

(2)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

(3)简要说明作者对时代精神的看法与他想反对的各种观点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简要说明本文的语言风格。

15.大雁塔。

①熟记这是一篇评论。

(2)简要分析了本文的内容层次。

(3)认定并指出文章《大雁塔》属于“知识型介绍”和“感性理性广义介绍”的内容部分,理解并说明其具体功能。

16.人民英雄纪念碑。

(1)熟记这也是一种解说。

(2)文章《人民英雄纪念碑》从层次安排和语言表达上写得清晰准确。

(3)《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教材中的端砚、雁荡山等文章在各自对象解读角度的选择和安排上有什么不同?效果有什么区别?

17.《松树——人类的好朋友》。

(1)熟记这是一篇科普论述。

(2)以本文为例,详细说明科普说明文应具备的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特征。

(3)科普说明文中对对象的功能、属性、特点、特征的介绍和说明,必须内容科学、措词准确,不得掺杂主题想象或刻意夸大。这份文件符合这些要求吗?来说明这一点。

18.“社区绽放科普花”陈秀宝。

(1)熟记这是一篇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

(2)说明通过介绍上海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科普的诸多具体事例和成果,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经验。

(3)从观点提炼、材料运用、结构安排等方面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2014年自考写作(一)考试大纲作品阅读分析部分(图1)

编辑建议:

快来参加自学写作辅导(一) > >

2014年自学写作(一)考试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乐贞教育网校增加了《急诊护理》课程辅导。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考试大纲自考部分作品

上一篇:2014年自考写作(一)考试大纲文体写作知识部分                  下一篇:2014年自考写作(一)考试大纲作文部分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