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美学考试大纲审美教育论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01-19

第七章美育理论。

一、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中西美育思想的渊源,厘清美育的内涵,区分美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异同,理解美育诉诸干涩、精妙、主动的特点,理解美育的欢喜、养育、证伪等功能。

二是课程内容。

第一节是中西美育的渊源。

中国美育思想简介。

二、西方美育思想简介。

第二节美育的内涵。

第三节美育的特征。

第一,诉诸感性。

第二,微妙。

第三,主动性。

第四节美育的功能。

首先,同理心提高了性别。

第二,化学造假。

第五节美育的目的。

第三,评估知识点。

1.中西美育的起源。

2.美育的内涵。

3.美育具有感性、微妙、主动的特点。

4.审美教育在移情、培养和证伪中的作用。

5.美育的目的。

第四,考核要求。

1.记忆。

(1)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2)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的美学观。

(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席勒、马克思等人的美学观点。

(4)美育的内涵。

(5)诉诸感性、微妙、主动的美育的基本含义。

(6)移情、培养、证伪的基本含义。

(7)美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审美人。

2.明白;理解

(1)中国美育思想的深厚渊源。

(2)中西美育思想发展的异同。

(3)美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区别。

(4)儒道禅美育的“化学教育”特征。

(5)美育与德育的区别。

(6)陶的移情与欲望控制的关系。

(7)审美与人生境界的关系。

3.申请。

(1)结合中西美育思想阐释美育的基本特征。

(2)为什么美育是一种“化学教育”?

编辑建议:

快来参加自学美学课程的辅导> >

2014年自学审美考试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早一天学习,早一步毕业。2014年,网络家教是一个热门举措!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美学考试大纲自考

上一篇:2014年自考美学考试大纲艺术论(二)                  下一篇:2014年自考美学考试大纲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