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学。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宋初的“三体诗”和晏殊的词。学习要求:①准确理解宋初诗歌和写作风格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走向;(2)着力把握王禹偁诗歌和昆西诗歌的创作特色;③着力把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歌。
回忆:①刘凯、木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曲体、晚唐体。
明白:“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及其对宋初文体变革的贡献。
(2)杨仪与昆西体、晚唐体。
回忆:①昆西奖励集;②杨毅生平;③杨毅、钱、最能代表的风格。
了解:①昆西风格;②晚唐风格。
应用:①昆西诗歌的总体特征;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3)晏殊的玉玺。
回忆:①晏殊的一生;②逐瘀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欧阳修、王安石、梅、和的文学创作。学习要求:①熟记和理解北宋中期诗文革新的情况;②关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成就,深刻理解其在诗文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③着力把握梅、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刻认识其对宋风格的影响;④着力掌握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⑤充分认识曾巩、苏洵、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理解:北宋中期的诗歌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
回忆:欧阳修的一生。
理解:①欧阳修在诗歌革新运动中的主导地位;(2)秋圣赋的艺术特色。
应用: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开拓特色;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色;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
回忆:①梅的一生;②苏舜钦的一生。
理解:梅、是开创宋诗风的重要作家。
应用:①梅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3)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
回忆:王安石的一生。
理解:①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开拓了诗境;②王玲诗歌的特点。
应用:①王安石散文的特色;②王安石的诗歌创作成就;③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4)曾巩、苏洵与苏州。
记住:“三个苏”。
应用:①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②苏洵散文的特点;③苏辙散文的特色。
第三章是苏轼的文学成就。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一章是重点内容。学习要求:①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全面掌握苏轼各项文学创作的成就,深刻理解苏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②注重把握苏轼散文创作的成就;③关注苏轼的诗歌创作成就及其对宋风格形成的巨大贡献;④关注苏轼词的创作成就及其对词体发展的巨大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记忆:苏轼的一生。
(一)苏轼的散文成就。
理解: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应用:①苏轼叙事的艺术特色;②苏轼散文的总体特征。
(二)苏轼的诗歌创作。
背记:①东坡体;②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理解:苏轼的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应用:①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②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苏轼词的创新意义。
悟性:苏词的超博大高远的胸怀。
应用:①苏轼“以诗为词”对词体创新的贡献;②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③苏词的创作风格;④苏轼对词风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诗歌。学习要求:①熟记和了解江西诗派的情况;(2)着重掌握黄庭坚的诗歌创作思想及其创作特点;③着力把握、陈诗歌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江西诗派。
(一)黄庭坚的诗词。
回忆:①黄庭坚的一生;②“谷体”。
理解:黄庭坚诗歌的主题。
应用:①黄庭坚的诗歌创作思想及其艺术特色;②黄庭坚词的艺术特色。
②和陈。
回忆:①江西诗派的“三祖”;②“后山”;③“简斋式”。
理解:陈的诗分为前期和后期。
应用:①陈师道“后山”艺术特色;②陈早期诗歌的艺术特色;③陈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④“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北宋柳永与词。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北宋词的创作。学习要求:①充分了解北宋词的发展演变,熟悉北宋重要词人的作品;②重点考察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颜、贺铸、等人的成就,深刻认识他们在北宋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理解: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代表一个诗人。
(一)柳永的慢词。
回忆:柳永的一生。
应用:①柳永词的题材及其词的发展;②柳永对词体的发展;③柳永词的艺术特色;④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二)秦观、颜、贺铸。
回忆:①秦观的一生;②严生平;③贺铸生平。
应用:①秦观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②颜词的艺术特色;③贺铸词的艺术特色。
(3)周邦彦及其清真词。
回忆:周邦彦的一生。
理解:周邦彦词集。
应用: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
(4)李清照和朱敦儒。
背记:①“易安体”;②“木刻歌体”;③李清照生平;④朱敦儒的一生。
理解:李清照的词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
应用:①李清照词学的主要内容;②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③朱敦儒词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弃疾词。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辛弃疾的词创作。学习要求:①真正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新词作家创作的关系;(2)着力掌握辛弃疾的词学创作成就,深刻认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③把握新派其他诗人的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回忆:①辛弃疾的一生;②“稼轩体”。
(一)辛词的题材。
应用:新词的题材和多样性。
(二)辛弃疾的艺术成就。
应用:新词的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三)辛弃疾词人。
回忆:①张的一生;②张孝祥的一生;③陈亮的一生。
应用:①张词的特点;②张孝祥词的特点;③陈亮词的特点;④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的诗歌。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陆游、杨万里和范成大的诗歌。学习要求:①充分了解南宋中期诗文创作概况;(2)重点掌握陆游的诗歌创作成就,掌握其诗文的创作特点;③着力把握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创作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回忆:“中兴四大诗人”。
(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回忆:陆游的一生。
理解:陆游散文的特色。
应用:①陆游诗歌创作三个时期的主要特点;②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③陆游词的特点;④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多样化风格。
(2)杨万里和范成大。
记忆:①“成斋体”;②杨万里生平;③范成大生平。
理解:杨万里的诗《活法》。
应用:①“诚斋体”的艺术特色;②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3)朱与南宋散文。
回忆:朱的一生。
理解:①朱诗歌的特点;②朱散文的特色;③南宋中期的两大散文流派;④南宋不同文体散文的总体特征;⑤南宋“杂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青雅词派。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南宋时期姜夔、吴文英、张炎、施大足等雅词流派的创作。学习要求:①熟记和了解南宋青雅词派的特点和概况;(2)着力把握姜夔、刘文英的词创作成就,深刻认识他们在词史上的地位;③了解张炎、施大足、、王等雅诗人的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记得:南宋中后期的青雅词派。
(一)白石词。
回忆:姜夔的一生。
应用:①白石词的情感内涵;②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贡献。
(二)梦窗词。
回忆:吴文英的生活。
理解:吴文英《论词语的四个标准》。
应用:①梦窗词的分类及情感内涵;②梦窗词的艺术特色。
(3)施大足、、王、张炎等。
记忆:词源学。
应用:①施大祖咏物诗的艺术特色;(2)用词谨慎;③王咏物诗的特点;④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
第九章南宋后期的文学。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刘克庄的文学成就以及“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的诗歌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南宋后期的文学创作;②重点掌握刘克庄的诗词创作成就;③把握“永嘉四陵”的诗歌创作特色、“江湖诗派”的诗歌艺术追求和文天祥等爱国作家的文学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理解:南宋后期的文学潮流。
(1)永嘉四灵。
记住:“永嘉四灵”。
理解:“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
应用:《永嘉四令》诗的艺术特色。
(二)刘克庄与江湖诗派。
回忆:①刘克庄的一生;②“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
理解:①刘庄的诗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②“江湖诗派”及其诗歌艺术追求。
应用:①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色;②刘克庄词的艺术特色;③戴复古诗歌的特点。
(3)文天祥与移民作家。
回忆:文天祥的一生。
理解:①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②刘辰翁词的特点。
应用: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宋代文学史中国古代考试大纲 上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大纲 下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辽金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