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清代文学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01-19

第八部分清代文学。

第一章清代诗歌。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清代诗歌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掌握清初、中期诗歌创作概况,以及主要诗歌思想和代表性作家作品;②重点考察钱、吴、王士祯、袁枚、等人的诗歌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清初诗歌。

回忆:①《江左三人》;②钱的生平;③吴生平;④“梅村风”;⑤“石楠北宋”。

理解:①钱的思想性格;②吴的诗歌分为前期和后期。

应用:①钱的诗学及其诗歌创作;②“梅村风”的艺术特色。

(二)诗歌的追随者。

理解:①顾诗歌的特点;②吴嘉吉诗歌的特点;③钱承志诗歌的特点;④屈大均诗歌的特点。

(3)王世贞与康熙诗。

记忆:①“神韵论”;(2)《宋诗年谱》。

理解:①赵执信对王士祯诗学的反驳;②宋代诗人查、李娥的诗歌创作。

应用:王世贞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四)甘家诗风。

记忆:①“声调理论”;②“纹理理论”;3“甘龙三人”;(4)“灵魂论”;⑤与花园的诗。

理解:①干嘉诗风的走向;②沈德潜“调论”的内涵;③翁方纲“肌理说”的内涵;④赵翼、蒋士铨、郑燮的诗歌创作。

应用:①黄景仁诗歌的特点;②袁枚的“性灵说”及其诗歌创作。

第二章清代文章。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一章主要论述清代的文章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掌握清初、中期文章创作概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桐城派古文理论及其创作成果;③把握清代骈文复兴的概况和王中的骈文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文人雅士的文本。

记住:“清初三大家”。

理解:①明确初学者的写作概况;②侯方域散文的特点;③魏散文的特色。

(二)桐城派古文。

回忆:①桐城派;②阳湖学派;(3)论文笔记;④“古字篡”。

应用:①方苞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②刘大奎古文创作的艺术特色;③姚鼐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

(三)干嘉学者的文章。

理解:①干家学者对桐城派的批判;②钱大昕散文的特点。

(4)王中与清代骈文的复兴。

记住:《骈体文钞》

理解:清代骈文复兴的社会条件和学术背景。

应用:王中骈文的特点。

第三章明确的话语。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澄清词语。学习要求:①全面掌握清词发展演变的概况,深刻理解清词的复兴;②重点掌握洋县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文献学思想和艺术追求;③重点把握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张惠言的词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背:清词令人兴奋。

(一)清初词。

背记:①洋县词派;②浙西词派;③陈维崧的一生;④朱彝尊生平;⑤词宗;⑥言语规律;⑦纳兰性德的一生。

理解:①洋县词派的词学思想和艺术追求;②浙西词派的艺术追求;(3)顾贞观的两首金曲。

应用:①陈维崧词的艺术特色;②朱彝尊的词学思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③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色。

(2)常州词派。

回忆:①常州词派;②张惠言的一生;(3)《宋四家文选》。

理解: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和艺术追求。

应用:①张惠言词的艺术特色;②周济的词学理论及其词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清代小说。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一章主要论述清代的小说创作。学习要求:①充分了解清代小说的发展演变和主要作家的作品,深刻理解清代小说的繁荣;②重点考察蒲松龄《聊斋志异》和吴《儒林外史》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回忆:清代小说兴盛。

(一)清代小说家的文体意识和题材意识。

应用:清代小说家的文体意识和主体意识。

(二)清代小说创作的繁荣。

理解:①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岳传》《论祷》《隋唐演义》;(2)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从世情中觉醒的婚姻故事》《屏山冷艳》《玉娇梨》《好人传》;(3)书香小说《镜花缘》;(4)奇幻小说《西游记》《绿野仙踪》;⑤小说《默剧》《第十二层》;⑥清代歌唱文学概述。

应用:①《醒世姻缘传》的社会意义;②《镜花缘》的思想意义;③李渔小说的特点。

(3)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回忆:①蒲松龄生平及《聊斋志异》创作;②《聊斋志异》的主版本。

理解:《聊斋志异》的素材来源。

应用:①《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②《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4)吴与《儒林外史》。

回忆:①吴生平与《儒林外史》创作;(2)《儒林外史》主版。

应用:①《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蕴;(2)《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这一章是重点内容。学习要求:①熟记和理解曹雪芹的家世、思想性格及其《红楼梦》创作;(2)着力把握《红楼梦》的思想意蕴和悲剧意义;③注重掌握《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记住:《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杰作。

(一)曹雪芹的家世、思想与《红楼梦》的完成。

回忆:曹雪芹的一生。

理解:①曹雪芹的思想性格与《红楼梦》创作;②《红楼梦》版本系统。

(2)《红楼梦》的思想意蕴。

理解:《红楼梦》思想内容的三个层次。

应用:《红楼梦》深刻的思想意蕴及其悲剧意义。

(3)《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应用:《红楼梦》艺术成就。

第六章清代戏剧。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清代的戏剧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清代戏剧的发展演变,以及各大戏剧流派和重要作家的作品;(2)重点掌握洪圣《长生殿》和孔《桃花扇》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③详细把握李渔的戏剧创作和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回忆:清代戏剧创作概况。

(一)清初戏剧。

回忆:清初戏剧三派。

了解:①苏州派戏剧的总体特征;(2)吴、尤东等“文人派”戏剧的总体特征。

应用:①李渔及其戏剧创作;②《青中谱》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二)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

回忆:“我送休闲”。

理解:李渔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

应用:李渔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特色。

(3)洪圣与永生宫。

回忆:洪升的人生创作。

应用:①《永生宫殿》的思想意蕴;(2)永生宫的艺术成就。

(4)孔与桃花扇。

回忆:孔的人生创作。

应用:①桃花扇的思想意蕴;②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5)清代中期的戏剧。

理解:①清代中期戏剧衰落的原因;②唐颖、蒋士铨、杨冠超的戏剧创作。

第七章清代弹词。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研究清代弹词。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清代弹词创作概况,了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2)重点掌握《重生》《田雨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认识:①弹词及其起源、名称和基本特征;②清代弹词的两个不同特点。

(a)相当大的创造性成就。

理解:①清代弹词创作概况;②清代弹词的学科分类;③清代弹词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女性文学的独特色彩。

应用:清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

(3)《田玉华》与《再生产》。

回忆:陈端生的一生。

理解:华的思想内容。

应用:《第二人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编辑建议:

快来参加《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的辅导吧。

201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自学考试(二)考试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早一天学习,早一步毕业。2014年,网络家教是一个热门举措!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文学史清代中国古代考试大纲

上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明代文学                  下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近代文学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