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发言。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各种语音属性,描述元音和辅音的方法,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音素分析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应用它们。我们还可以了解音素组合的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我们识别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是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是语音的本质。
(1)记忆:
1.声音;2.声音的四个要素;3.振幅;4.频率;5.音高;6.声强;7.声音长度;8.音质;9.响度;10.音高;11.同伴;12.音乐;13.噪音;14.发音的生理基础;15.声门;16.牙龈;17.硬腭;18.软腭;19.舌叶;20.舌面;21.舌根;22.口音;23.鼻音;24.鼻音;25.发音器官活跃;26.被动发音器官。
(2)了解:
1.发音在语言中的作用;2.发音与一般声音的本质区别;3.音高与发音的形状和结构的关系;4.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5.声强与振动发音体的外力的关系;6.声强和响度密切相关,但不是一回事。7.声强在语言中的作用;8.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9.对于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到区分意义作用的是相对音高、强度和长度;10.音质的本质;1.音乐和噪音的区别;12.音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的关系;13.音质在语言中的作用;14.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15.声带活动情况。
(3)思考:
1.语音中不同的音质是如何形成的;2.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3.为什么发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二个音素
(1)记忆:
1.音素;2.音标;3.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4.宽式标音;5.严式标音;6.舌面元音;7.舌尖元音;8.卷舌元音;9.前元音;10.央元音;11.后元音;12.高元音;13.低元音;14.圆唇元音;l5.不圆唇元音;16.标准元音;17.口元音;18.鼻化元音;19. 等元音的发音特征;20.发音部位;21.发音方法;22.双唇音;23.唇齿音;24.齿间音;25.舌尖前音;26.舌尖后音;27.舌叶音;28.舌面前音;29.舌根音;30.小舌音;31.喉音;32.塞音;33.擦音;34.塞擦音;35.边音;36.颤音;37.闪音;38.半元音;39.清辅音;40.浊辅音;41.送气音;42.不送气音;43.
等辅音的发音特征。1.音素;2.语音;3.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4.宽音标;5.严格的注音;6.舌元音;7.舌尖上的元音;8.卷曲元音;9.前元音;10.中心元音;11.后元音;12.高元音;13.低元音;14.圆唇元音;L5。非圆唇元音;16.标准元音;17.口语元音;18.鼻元音;19.辅音的发音特点。
(2)了解:
1.国际音标的优势;2.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问题;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4.元音音质的差异主要由共鸣器的不同形状决定。5.改变口型的三种方法: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开;6.舌位、高度和唇圆在元音发音中的作用;7.舌元音位图;8.主要发音部分;9.发音方法的内容;10.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辅音发音中的作用;11.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阻力形成、阻力保持和阻力消除。
第三节音素
(1)记忆:
1.音素;2.语音音素;3.非声调音素;4.音素变体;5.音素的条件变体;6.音素的自由变化;7.显著特征。
(2)了解:
1.音素的意义区分功能;2.音素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音位相互不同,没有辨别力,但在音感上相似的音位所概括的一种音位;4.音素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5.声调音素和非声调音素的区别;6.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7.音位条件变体差异在语音规范中的意义:8.音素和音素变体之间的关系;9.音素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10.音位的区别特征通常是二项式对立;1.区别特征和音素的集合。
(3)思考:
1.如何理解音位和音素的区别;2.归纳音素应该遵循什么原则?3.为什么说一个音位的鲜明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第四节音素的组合
(1)记忆。
1.音节;2.银都;3.开音节;4.闭音节;5.元辅音分析;6.声韵分析;7.声母;8.总决赛;9.韵腹;L0。结局;Ll。结局;12.语气;13.四个电话;14.复合元音;15.双元音;16.三和弦元音;17.前言双元音;18.振铃后双元音;19.复合辅音;20.语言流动和声音变化;21.同化;22.顺同化;23.反向同化;24.异化;25.弱化;26.脱落;27.声音增强。
(2)了解:
1.《肌张力理论》的内容;2.声调交叉在确定音节边界中的作用;3.语音的社会性对音节划分的影响:4.音节的基本结构类型(以元音为核心);5.汉语音节的音系分析:6.决定汉语声母和韵母配合的主要因素;7.复数元音与几个相连单元音的区别:8.复合辅音和两个相连的单辅音的区别;9.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10.弱化的主要表现。
(3)思考:
1.音节划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2.不同语言的音节结构有什么不同?3.普通话音节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元辅音分析和语音分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五节韵律特征
(1)记忆:
1.韵律特征;2.时间位置;3.声调语言;4.非声调语言;5.调整数值;6.调整班级;7.五度标准法;8.连续阅读和变调;9.位置调整;10.压力;11.单词重音;12.句子重音;13.固定应力;14.自由应力;15.主应力;16.二次应力;17.双位置;18.轻音;L9。语调;20.节奏压力;21.强调压力;22.击败小组。
(2)了解:
1.韵律特征的特点;2.韵律特征在不同语音层次上的表达;3.长短音的作用;4.决定音调值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5.音调类是根据音调值划分的,但音调类的名称不一定是由音调值决定的。6.有的变调涉及整个声调范畴,有的只涉及个别词。7.孤立的单音节没有重音或轻声;8.光声的作用;9.虽然语调的变化贯穿了整个句子,但从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开始,语调的变化在句末最为明显。
(3)思考:
1.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的音节音高变化有什么区别?2.为什么重音和轻声通常用声强、音高、长度、音质等各种因素来表达,而不仅仅与声强的增减有关;3.为什么自由应力可以有区分作用,而固定应力没有这种作用;4.语调的构成与哪些因素有关?5.节奏重音和强调重音有什么区别?6.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在语调和音高形式上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编辑建议:
来参加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辅导吧。
2014年自学语言学概论大纲。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早一天学习,早一步毕业。2014年,网络家教是一个热门举措!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语言学考试大纲概论自考 上一篇:2014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语言和语言学 下一篇:2014年自考语言学概论考试大纲语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