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自考办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合测试的能源管理专业于今年应运而生,这也是能源管理首次纳入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然而,能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考生不仅对其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缺乏了解,而且对“能源管理”一词也不熟悉。带着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交通协会职业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副主任高军,请他对本专业做了详细解读。
记者:自考的能源管理专业今年已经开学了,但是有些考生对这个专业还是比较陌生的。请介绍一下开设能源管理专业的背景。
高军:中交协与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自考办合作启动能源管理专业考试,旨在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培养大批能源管理人才。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煤炭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59%,而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7.66%。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它必须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中国实行节约与发展并举、节约为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为实现“十二五”及未来节能减排目标,加强企业和行业能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大量相关人才。交通运输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CCCC有义务通过培养专业人才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我国能源管理人才需求大吗?
高军:是的,据专家调查分析,目前我国对能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达几十万,专业能源管理人才短缺问题非常突出。这不仅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能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因为能源管理涉及面广,包括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企业不仅需要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政府机构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服务于企业节能减排的第三方机构,如节能服务公司、节能审计机构等,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巨大的人才缺口为能源管理类院校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空间和展示专业人才的舞台。
记者:很多考生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能源管理这样的专业,那么这个能源管理是不是一个新专业呢?
高军:从我国建设高等教育专业的体系来看,能源管理专业自考确实是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新专业。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还没有设置能源管理专业,之前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能源管理人才专业培养体系和标准。特别是能源管理职业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有机结合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国内尚属首次。
记者:能源管理专业和能源管理人员职业能力证书的培养体系有哪些特点?
高军:我觉得这个训练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权威性:CCCC组织了一个多年从事能源管理研究、经验丰富、长期从事政府和企业能源管理领导和专业人员培训、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组,负责培训体系的教材编写、考试大纲和命题工作。二是系统性:专家组在总结近年来能源管理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日本等能源管理先进国家的培训经验,结合国情和能源管理相关标准,建立了这一认证培训体系。该系统的七个证书课程涵盖了能源管理的核心要素。三、培训体系的实践特点:体系设计注重企业实际情况,认真总结企业能源管理的经验教训,纠正能源管理中使用的传统计算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适合现代企业能源管理特点的信访办。该系统实用性强,适合学生学习,满足专业人员的工作需求。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能源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
高军:能源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考试时间上优势明显。科级全部15门课程,其中证书课程占7门;独立本科共有12门课程,其中7门为证书课程。专科和独立本科段一年五考,减轻了考生的考试压力,有助于缩短考生取得学历证书和专业能力等级证书的时间,解决了在职人员的工学矛盾。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国交职教副主任自考 上一篇:石景山自考办主任张燕:钟情自考情牵考生 下一篇:提醒:备考7月自考要用新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