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想与存在的联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思想和存在的来源是什么的问题,即能量和物质的首要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想与存在、能量与物质之间是否存在同一性,即思想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理解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的完整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无产阶级哲学,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2.为什么说“对细节问题的细致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对立的普遍性原则指导下,讨论对立的特殊性。对立的特殊性是指包含在具体事物中的对立,对立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反对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使之区别于其他事物。
2)对细节问题的细致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因为:
(1)详细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对立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认识事物差异的条件。
(2)坚持对具体问题的细致分析,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和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③只有详细分析对立面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的详细处理方法。
3.简述理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联系。
1)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初始阶段,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包括感觉、感觉和表征。理性知识是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包括概念、辨析和推理。
2)首先,他们是有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理性知识需要进一步发展为理性知识,这是知识论中的辩证法。
其次,两者相互渗透。一方面,理性知识包含理性要素。另一方面,理性知识也浸透着理性元素。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一致的基础是实践。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理论上的断层;在实践中,也会导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4.简述敌对协议规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中心。
主要原因是:
1)敌对协议规则提醒事物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涵动力;
2)敌对协议规则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则和领域的中心线索;
3)敌对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4)敌对与一致的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敌对的本质。
5.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以人的毅力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运动是一切事物的全部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既然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和客观基础,那么想象脱离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暗示出以认知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比如黑格尔的“绝对概念”运动。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基本特征,想象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暗示停止是物质的本质特征,最终陷入形而上学。比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特征,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这在本质上确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了停止的存在。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绝对运动存在一定的相对停止,但相对停止不是物质的本质特征,而是绝对运动的特殊条件。
6.简述运动和停止之间的联系
1)运动是万物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停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情况:第一,相对于一个特定的参照系,事物不会机械地运动。其次,和突变相比,事情还处于质变阶段。第三,与一个详细的物质运动模式相比,事物不是以那种方式运动,而是以其他方式运动。
2)运动与停止是敌对与一致的辩证关系。运动与停止的对立一方面表现为运动是肯定的,停止是相对的,二者互不相同,不能混用。所谓运动是肯定的,即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特征,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久运动和无条件的。所谓停止是相对的,即停止是特定条件下运动的特殊条件,是有条件的。另一方面,运动与停止的一致性表现为运动与停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即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
3)运动与停止的联系有两种形而上学的断层:一种是分裂运动与停止的联系否定运动,只谈停止,会停止肯定的形而上学的固定理论;一个是分裂运动与停止的联系,只谈运动,否定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停止悖论。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学校专升本常见问题 上一篇:湖南成人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下一篇:湖南成考高起专本语文课程要点讲义之《祖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