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判断故障并说明原因)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错误。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完成,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完成,中国消灭了阶级剥削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从再民主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已经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对立是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对立。
错误。
(1)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对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对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对立是生产力与生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
简答题
1.简述中国法治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成公民所有制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5)依法治国是国家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保障。
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变革为中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是什么?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效应对国际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危险的必然要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前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作文题
试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阐明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一致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比共性丰富得多,不能相互替代。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则,是坚持马重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另一方面,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继续胜利。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专升本专升本学校专升本常见问题 上一篇:湖南成考学好数学有用办法 下一篇:湖南成人高考《英语》考前复习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