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关系》知识点整理(二)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5-11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了自学的公共关系知识点,希望能帮助您高效复习,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自考《公共关系》知识点整理(二)

靠前,选择

1.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

2.自然语言一般指口语(包括副语言)和书面语,非自然语言特指情景语言。

3.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4.有声语言一般指口语,无声语言一般指书面语和体态语。

5.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

6.口语是语音和语义的统一。

7.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公共关系的一般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公共关系的积极原则和公共关系从业者的专业原则。

8.一般原则包括:公共关系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公共关系必须以公共研究为基础,公共关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公共关系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9.实用原则包括: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和整体效益原则。

10.“必须告诉公众”、“说实话”、“为公众利益”是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也是公共关系理念的科学内涵。

11.公共关系的传播从开始到目标的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交流信息、交流情感、改变态度和引起行为。

自考《公共关系》知识点整理(二)

二、名词解释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音、词、意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

2.口语:指音意结合形成的,通过听说传播的口语。

3.书面语:是指以文字和意思相结合形成的语言,以书写和阅读为交流手段,是口头语言的符号形式。

4.情景语言:是姿势与意义相结合,以表达和观察为交流手段的语言符号。

5.副语言:又称准语言或辅助语言,是指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伴随常规语言出现的,不划分音节,需要根据语境确定其语义的语言现象。

6.标准英语口语:

(1)即汉语通用语或普通话,一般不包括方言、方言、行话。

(2)口语是用现代中华民族共同语言表达的,适合社会交往的语言环境,具有相对确定语义的口语。

7.言语交际:是指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一天,选择适合该语言环境的语言内容和方法,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言语活动。

8.言语:指特定语言的使用以及使用的结果。特定语言的使用是言语活动,包括表达和理解。

9.口才: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借助情景语言和副语言,达到良好、优秀或优越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或者简单地说,口才是在语言交际中有效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

10.公关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头表达能力。

11.原则:指人们观察、分析、研究、处理问题和从事实践活动的规则或标准。


湖南专升本最新资料领取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上一篇:2020年10月宁夏自学考试专业课程时间表                  下一篇:自考《公共关系》知识点整理(一)

湖南3+2 统招专升本

一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