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秦汉文学。
第一章是秦汉政治讨论和抒情叙事文本。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汉代散文。学习要求:①理解和把握李斯的散文创作;②充分把握汉代散文的发展演变;③着力把握贾谊、晁错政论散文的创作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应用:汉代散文的发展趋势。
(一)秦散文与李斯。
理解:①《吕氏春秋》概况;②鲁《春秋》的文学特色;③李四的生平及《示威驱逐书》的写作缘由;(4)秦石刻的特点。
应用:《示范与驱逐》一书的创作特色。
(2)西汉前期贾谊、晁错、散文札记:①贾谊生平;②晁错生平。理解:西汉前期散文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
应用:①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色;②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创作特色;③西汉前期政论散文的共同特征。
(3)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回忆:①董仲舒的一生;②刘翔生平;(3)桓宽的盐铁论。
理解:①西汉中后期散文的发展趋势;②董仲舒与西汉中后期散文风格的转变;③刘翔战国政策叙事的特点;④司马迁《报任安》的特点;⑤杨云《报孙惠宗》的特点。
应用:《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四)东汉散文的演变。
理解:①东汉散文发展的大趋势;②桓谭文章的特点;③王符文章的特点;④严丰文章的特点。
应用:①王充散文的创作特色;②仲长统散文的创作特色;③朱穆散文的创作特色。
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历史散文。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史记》。
学习要求:①了解和掌握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史记》的创作;②了解《史记》的写作风格;③注重掌握《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④《汉书》的文学价值;⑤《吴越春秋》的文学价值。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司马迁及其《史记》应用:①《史记》的编纂体例;②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史记》的创作。
(二)《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应用:①《史记》列传的剪裁整理;②《史记》“互谅之法”的文学表达功能;③《史记·列传》的文学成就;(4)《史记》刻画人物的常用手法。
(三)班固与韩曙。
回忆:①班固的一生;②《汉书》概述。
应用:①《汉书》的文学价值;(2)《韩曙》刻画了人物的细腻特征。
(4)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回忆:①赵晔的《吴越春秋》;(2)《越绝书》。
理解:《吴越春秋》与《越绝书》的异同。
应用:《吴越春秋》的内容和文学特色。
第三章是汉代辞赋。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主要论述汉代主要辞赋作家的作品。
学习要求:①知道汉代辞赋创作总有两种文体类型;(2)了解和掌握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③重点考察贾谊、梅成、、、刘欣、王宝、张衡、赵翼、米衡的辞赋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理解:①汉代辞赋的发展;②汉赋的文体渊源。
(一)西汉前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势。
理解:①西汉前期辞赋创作概况;(2)梁孝王七赋的创作特色。
应用:①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2)梅城《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其对开创大赋风格的贡献;③比较贾谊、梅成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势。
(2)司马相如、杨雄与韩大夫的兴盛。
回忆:①司马相如的生平及其辞赋内容;②杨雄的生活和作品。
应用:①田字优享庭赋的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②《长门赋》的艺术特色;⑧以游汉庭赋为代表的韩大夫的主要特征;④杨雄大夫的创作特色和贡献。
(3)汉末其他辞赋创作札记:①纪行赋;②物颂。
理解:①汉武帝李夫人赋的艺术特色;②班自悼赋的艺术特色;3东方朔的《难以回答的顾客》和《论尤菲先生》;(4)司马迁《悲士赋》;⑤孔藏的《刘阳赋》和《辽充赋》。
应用:①刘欣《隋楚赋》的艺术特色及贡献;②王宝的东晓赋在咏物发展中的地位。
(四)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背:①京都赋;②抒情诗。
理解:①东汉辞赋创作的大趋势;②班彪《北征赋》;③严丰的《仙芝赋》;④蔡觉的《蜀道行赋》;⑤班固的《二度赋》。
应用:①赵的创作特点;②米衡《鹦鹉赋》的艺术特色;③张衡的赋创作及其在赋史上的地位。
第四章是汉代诗歌。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本章以《古诗十九首》和《汉乐府民歌》为中心。学习要求:①理解和把握五言诗的兴起和成熟;②熟悉汉代乐府概况和乐府名称;③注重掌握《古诗十九首》的文学成就;④着力掌握汉代乐府民歌的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一)五言诗的兴起和成熟。
背记:①班固《歌唱史》;(2)应衡赠四王之诗。
应用:五言诗的起源和形成。
(2)《古诗十九首》等五言古诗。
回忆:解读《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的名字。
理解:旧题《李肃诗》等五言古诗。
应用:①《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和主要情感内涵;②《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3)汉代乐府民歌。
背记:①“乐府”的名称;②汉代乐府机关的功能。
理解:①乐府诗的分类;②汉代乐府诗的保存。
应用:①汉代乐府民歌题材内容;②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特征;(3)与《诗经》民歌相比,汉乐府民歌在情感内涵和艺术表现上有所继承和变化。
编辑建议:
来参加《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课程的辅导吧。
2014年自学考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免费视频播放历年自学真题。
自学考试时间调整考试机会减少如何高效备考?
早一天学习,早一步毕业。2014年,网络家教是一个热门举措!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学生投稿,如有侵权或对本站有任何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联系邮箱(1296178999@qq.com)反馈。 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秦汉文学史中国古代考试大纲 上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大纲先秦文学 下一篇:2014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大纲魏晋南北朝文学